少私 清静 寡欲 乐观_情志养生_【中医宝典】

...神清,定则神凝,心神清明,就会使人体气血充盈而身健体康。 我国最早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从医学角度提出了淡泊对于人体养生、防病的作用。人们应避免遭受自然界的四时不正气的侵袭,精神上应保持淡泊、坦然、寡欲的状态,这样才能使人体的真气正常...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722.html

道家思想的核心_道家_【文学360】

...清静,自然。“处无为之事,行无言“高明的管理者要懂得:“不言教“,有时无声胜有声。“治大国若烹小鲜,不可烦,不可挠;烹小鲜者不可挠,治大国者不可烦,烦则人劳,挠则鱼烂“。严子陵:“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4、虚其 就是虚,...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52.html

调神养生法_《中医养生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身心健康。而要做到少私寡欲,必须注意下述两点:一是明确私欲害,以理收心。如《医学入门·保养说》言:“主于理,则人欲消亡而清神悦,不求也”。二是要正确对待个人利害得失。《太上老君养生诀》说:“且夫善摄生者,要先除六害,然后可以保性命延...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xiyiyangshengxue135/152-6-2.html

“十”益寿_长寿秘诀_【中医宝典】

...郁郁寡欢,损害身心。因此,中老年人富有自信心,是追求健康长寿、战胜疾病和衰老的心理基础。 爱心 不难发现,寿星老人中多有慈爱助人。爱人乐助者能长寿在于:不存私欲杂念,心理坦荡,与人为善,宽容待人,不图回报,内心极少个人得失的压抑。常以人之乐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laonianbaojian/a360.html

静功妙药醒语_《医集》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术】

...诸病皆有药,独此心一动,诸患为招,虽百华佗扁鹊在旁,无处下药,识破此疾,一庸医能事也。昔陈烈苦质钝,静坐百日,顿开记性,遂一览无遗。夫未来觉尚可使有,岂已往疾不能使无?《坐忘篇》曰∶者身主,神帅也。则生慧,动则生昏,信然。...

http://qihuangzhishu.com/861/4.htm

明清时期_《中医养生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统治阶级提倡孔孟正统的程朱理学,同时利用佛、两教的思想,在一部分士大夫和知识分于中有的弃士为医,有的转儒从医,又有很多医家非常重视实践,勇于创新,先后出现了很多著名养生学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医养生学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xiyiyangshengxue135/152-3-5.html

中医健康美容饮食_【中医宝典】

...不能由自己所选择,而后天的调养却可弥补,本文浅议通过后天调补、来达到抗衰、驻颜、长寿的目的。祖国医学强调,人和自然相统一,因此养生要顺乎自然规律。认为“四时阴阳者,万物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季冬养阴、阴阳四时者,万物始终也。死生之本...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036.html

养生亦重“黄金律”_【中医宝典】

...、下1/3交界处,都符合黄金分割律。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0.618在养生中起重要作用。注意了这些黄金分割点,对养生健体大有好处。 动与有人提出生命在于运动,动而不衰;可有人又提出,生命在于静养,静养存精得以长寿。其实,从辨证观点看,动和静...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799.html

养寿_《养生导引秘籍》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术】

...哀。虽有超脱之法,必先养寿之方。审而用,可延至大寿。不惮修持,于日自有超凡。《西山记》曰∶虽知养生理,不悟修行之法,则生亦不长;虽知修炼方,不知养寿,则修亦无验。故养寿者,凡以禁忌而防其祸。行不多言,恐神散而损气;睡不张口,...

http://qihuangzhishu.com/709/20.htm

动静互涵_《中医养生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术】

...动以养形,以养气,柔动生精,精中生气,气中生精,是相辅相成的。实践证明,能将动和静,劳和逸,紧张和松弛。这些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处理得当,协调有方,则有利于养生。从《内经》的“不妄作劳”,到孙思邈的“养性,常欲小劳”,都强调动静适度,从...

http://qihuangzhishu.com/152/21.htm

共找到483,04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