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一节解析

...孔子也说过类似话:“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 同样是该.不该说话问题,在孔子那里还只是“失”,属于智与不智范畴。可是,到了孟子这里就成了“话”,属于仁与不仁范畴...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28.html

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九节读解

...不去劝解,那就不是最佳行为方式了。相反,乡间邻里有人打斗,如果是披头散发,帽缨紊乱去救急则是不可以,因为要出自家大门,就得注意仪表,衣冠不整而去劝解,就会徒惹人笑;因此,关门闭户不闻不问也就可以理解了。其实,孟子所说这个是表面现象,其言...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629.html

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五节读解

...怎么样辨别、判断一个人是否采取最佳行为方式呢?孟子认为,要看一个人眼睛、眼神,因为眼睛是心灵窗户,心中所思所想,都会在眼睛中表现出来。这个“人焉廋哉?”见于《论语·为政》篇第十节,这是孔子对人观察,对为政者观察。察言观色,也是讲“...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586.html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三节读解

...不堪春秋战国时代。孟子在此时重提王道和爱民思想,重提行为方式问题,是有着很重要历史意义。...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502.html

孔子思想_儒家_【文学360】

...也正逐渐流入民间。孔子正是这时代精神代表人物与集大成者,遂开战国诸子百家之先。 孔子思想主要有:仁、礼、君子与小人、为政之道、立信、德治五大思想,具体介绍如下: 一、仁 仁人生哲学,仁是孔子和弟子反复探讨课题。孔子会针对不同弟子与...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964.html

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八节读解

...上一章孟子的话似乎没有说完,所以本章孟子紧接着说了,“我想按规范行事,右师认为我怠慢他,不是太奇怪了么?”君子之所以不同于普通人,就是因为存心思不一样。王驩心思是计较别人不尊敬他,而不是去爱别人和遵守社会行为规范,他这种行为,就如...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628.html

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七节读解

...诸侯割据、天下大乱时说这个话,当时情景如同现在世界形势一样,各国各自为政,每一个国家领导人都首先要爱护自己国家人民,而不管甚至不顾别的国家人民生死以及利益问题,这样就会引起国与国之间矛盾。按孔子、孟子思想,不能因为自己国家...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578.html

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九节读解

...治国之道不是这样,虽然孟子没有在这里叙述过去治国之道,但他思想中心是称颂三王,是爱民,这与孔子思想是一样,《论语·八佾》:“周监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个从周,就是过去治国之道。想要富强,是每个人正常欲望,但必须要在遵守...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407.html

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四十五节读解

...孟子这一段话与老子思想完全一致。《道德经·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个意思是说,天和地是不会与人建立相互亲爱的关系,它们对待万物就象人们祭祀时对待刍狗一样。圣人也不会与人建立相互亲爱的关系,他们...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460.html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九节读解

...孟子针对齐宣王不能用贤图治弊病,借用两个比喻来告诫齐宣王应该依靠专家,让他们学以致用,而不要依着自己好恶爱憎,不要依着自己个性来治理国家。第一个比喻是木材利用问题,大木料有大木料用处,但建造房屋,不能都用大木料;工匠根据修建房屋...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516.html

共找到848,68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