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动内静 身动心静_起居养生_【中医宝典】

...,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不妄作劳”,就是不能劳作太过意思。 再说说静 与外动相比,我们更要强调是内静。 中医养生历来强调心态淡泊平静,黄帝内经就明确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600.html

古人养生之经_养生基础_【中医宝典】

...,以保证各组织系统正常功能。皇帝内经经脉篇中说,经络可以控制人体一切功能,具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作用。古代养生家认为,疏通经络可作为摄生重要措施,最简便方法是经常刺激、按摩、针灸人体三个重要穴位,即合谷穴、内关穴和足三里穴...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995.html

养生·立生·达生——中医治未病终极目标_【中医宝典】

...思想上安定清静,不贪欲妄想,则可使真气和顺,精神内守,就能使人自然生命更加完善。 正位立生—— 超越人心智生命 庄子养生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怠矣!”这就是人智识生命必须超越自然生命与世间知识桎梏必然。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363.html

劳逸适度_中医养生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一、劳逸适度保健作用劳和逸之间具有一种相互对立、相互协调辨证统一关系,二者都是人体生理需要。人们在生活中,必须有劳有地,既不能过劳,也不能过逸。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说:“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疲及强所不能堪耳”。古人...

http://qihuangzhishu.com/152/43.htm

医圣药王:中医药行业精神领袖_【中医宝典】

...、史圣司马迁、诗圣杜甫、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兵圣孙武、酒圣杜康、茶圣陆羽,以及医圣张仲景、药圣孙思邈等。 圣人观念很早就影响到中医药界,历代医家都认为养生治病是圣人功业,是依据圣人教化而行事黄帝内经中,提到“圣人”、“圣”...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9289.html

北齐颜之颜氏家训养生_中医养生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颜氏家训由南北朝时代北齐颜之推著。养生篇十五是颜氏在家训中集中反映其保养身体指导思想和方法文章。 颜氏家训养生内容主要集中在如下方面:养生要求真务实,勤学常练。 颜之推认为,人生在世,到处都有牵挂羁绊。年轻时候,要尽...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5710.html

内经饮食养生之顺时辩证选食_膳食养生_【中医宝典】

...饮食养生作为内经养生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蕴含有大量深刻精辟养生学原理,深入研究其科学内涵,具有重要实践价值和深远理论意义。 结合体质 辨证选食 内经花费了大量笔墨,从生理、病理等多个角度,对因人选食原则和方法进行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757.html

中医养生概念_中医养生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养生就是根据生命发展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手段,所进行保健活动。养生(又称摄生、道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培养、补养、护养之意。养生是通过养...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xiyiyangshengxue135/152-2-1.html

“忙种”之际也养生_夏季养生_【中医宝典】

...饮食宜清补。吕氏春秋·尽数篇指出:“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唐朝医家孙思邈提倡人们“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元代医家朱丹溪茹谈论曰:“少食肉食,多食谷菽菜果,自然冲和之味”。从营养学角度看,饮食清淡在养生中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597.html

饮食养生_中医养生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饮食养生,就是按照中医理论,调整饮食,注意饮食宜忌,合理地摄取食物,以增进健康,益寿延年养生方法。饮食是供给机体营养物质源泉,是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完成各种生理功能,保证生命生存不可缺少条件。汉书·郦食其传所说:“民以食为天”...

http://qihuangzhishu.com/152/53.htm

共找到1,085,72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