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学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阴阳学说是以对立统一规律认识宇宙一切事物运动变化朴素自发古代唯物辩证法。古代医学家将阴阳学说运用于医学领域,借以说明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并用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成为中医学基本理论之一。详见阴阳各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237.htm

黄帝内经脏象学说_【黄帝内经】

...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组织和经络系统生理功能、相互之间联系以及在外表象乃至与外环境联系等等之学说。 脏象学说是以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为物质基础。《灵枢·经水》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84.html

脾主中州_身形脏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脾主中州指脾为“中央”。 【脾主中州】 古人将东、西、南、北、中央,分别和五脏相配合。将脾列为“中央”,同时又根据五行学说,把脾归属“土”脏,故有“脾主中土”或“脾主中州”之称。土是生化万物,脾主运化,把消化吸收水谷精微输送到其他脏腑...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116.html

中医基础之阴阳学说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精、气、血、津液等基本物质不足及其生理功能减退,同时也包括了脏腑、经络等生理功能减退和失调。 阳偏衰 阳偏衰,即是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损,机能减退或衰弱,机体反应性低下,代谢活动减退,热量不足病理状态。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91.html

现代中医学基础理论体系确立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中医藏象理论研究主要运用是传统方法,如文献考证或临床验证等。经过“文革”十年沉寂之后藏象学说研究,在传统研究方法之外,又出现了用现代科学方法来研究藏象实质新局面。脏腑文献整理研究在六十年代就已是某些中医研究机构重要工作。七十年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9-14.html

经络生理功能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经络纵横交贯,遍布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官窍联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生理功能。构成经络系统和维持经络功能活动最基本物质,称之为经气,经气运行于经脉之中,故又称脉气。经气是人体真气一部分,为一种...

http://qihuangzhishu.com/44/89.htm

脏腑之间关系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生命活动,具体表现为脏腑系统分属关系,脏腑气血阴阳表里关系,脏腑生克制化关系等。中医理论不仅注重每一个脏与腑各自生理功能,而且非常重视脏腑之间功能联系与协调,强调这种协调与联系关系着健康与疾病。因此,研究脏腑之间关系,也是藏象...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77.html

气功和经络关系如何?_【中医宝典】

...气功和经络关系如何? 中医学基本观点之一就是整体观,而人体之所以能成为统一整体,是通过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作用而实现,因此经络学说在中医理论中有着极其重要地位。气功作为中医学一个组成部分,同经络当然有着极其密切...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224.html

重探五行思想起源建构(下)_【中医宝典】

...阴阳合气以阳为名,称之为少阳。明媚春色中,草木最能体现这个季节到来及其特征,所以五行学说用“木”字取象借代春季少阳生发之气。 春季阳气嫩弱,与阴气相争有进退屈伸、收散交作之象。“酸”从“酉”,“酉”为用草木之实发酵酿造酒酪之类,酒酪酵化...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210.html

简论中医阴阳五行_【中医宝典】

...学说,认为五行是构成宇宙基本物质元素,宇宙间各种物质都可以按照这五种基本物质属性来归类,五行之间存在着一定联系。我国医学便借用五行学说说明人体内部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用以补充阴阳学说。中医师之诊病即是以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27.html

共找到877,99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