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导阻滞 心室内传导阻滞指的是希氏束分支以下部位的传导阻滞,一般分为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及左分支前、后分支传导阻滞。临床上除心音分裂外无其它特殊表现。诊断主要依靠心电图。...
...50ml/(kg·d)。 (3)其他:心律失常的治疗参见心律失常。对第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频发阿-斯综合征者应紧急处理,采用异丙肾上腺素静滴或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2.亚急型的治疗 亚急型患者在应用上述抢救急性心源性休克措施的同时,还要着重治疗...
...又称心律紊乱。 心律失常的基本原因为起搏或传导异常,在临床分为三类。A、激动起源异常,包括窦性心律失常、异位心律、主动性异位心律,其中以各种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和房颤最为常见。B、传导异常,包括窦房、房内、房室传导阻滞及室内传导阻滞,预激...
...阻滞程度,进一步增加心动过速的危险性。对药物引起TDP而与房室传导阻滞无关的长Q-T间期综合征患者,其疗效不一,许多病例无效。 (3)补钾治疗:体内钾镁离子与心肌复极密切相关,低钾镁可使心电图上出现Q-T间期延长,U波明显,此为诱发TDP的...
...加重,进而发展成为难治性心衰;可发生心律失常,以窦性心动过缓、窦房阻滞、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结性心律、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为多见,且心律失常有多样性与易变性的特点。...
...1.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与右心室肥厚的鉴别 (1)右心室肥厚时心电图主要特点是: ①V1导联QRS波呈R型、RS型、qR型。如有r波多呈Rsr′型,R波可高达1~1.5mV以上。室壁激动时间<0.06s(多为0.03~0.05s)。 ②V...
...成年妇女。其生物学行为与发生自心包膜的间皮瘤不同。本病外科切除易引起心脏的传导阻滞,最适当治疗是房室起搏器。...
...(一)治疗 1.药物治疗 各类抗心律失常药物都可选用,但疗效差。多数患者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后,仅能使异位房性心动过速减慢和(或)使房室传导阻滞增加,使心室率减慢。个别病例在应用洋地黄、普鲁卡因胺、奎尼丁或电击复律后房性心动过速可有短暂...
...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特点为突然发作、突然终止。异位频率固定,心率常大于180次/min,心动过速发作持续数分钟、数小时至数天不等,但罕见持续超过10天。用普罗帕酮、ATP等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可终止发作。 2.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
...0.5h左右,故应每6~8h给药1次,不可全天剂量1次静脉点滴。头孢曲松(头孢三嗪)半衰期为8h,每天静脉点滴1次即可保持有效杀菌浓度。对并发重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可辅以短期激素治疗。对于关节炎患者可采用多西环素(强力霉素)或阿莫西林与丙磺舒联合...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