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医家。绍兴(1131-1162)年间为翰林医,效诊御脉兼权太医局教授。曾与王继先等校订《证类本草》,成《绍兴校定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绍兴本草》)三十一卷。...
...隋代医生。大业中(605-617年)为太医丞。炀帝好色,方士投其所好,制助阳大丹以进,服之阳盛而燥渴,日饮百杯而不止。君锡置冰于帝前,令日夕望之而渴渐止。...
...南北朝北魏医家(?-419年)。京兆鄠(今陕西户县)人。通方术,尤善医药,曾任太医令。治太宗头风得愈,因此见宠,赐爵成德侯。谥曰恭。子驴驹,袭爵,传其医术。...
...1284),元世祖命撒里蛮、许国帧召集各路医学教授增修本草著作,撰成后命名为《至元增修本草》。已亡佚。 元代崇尚医学,设立医官,常以《内经》、《本草》、《伤寒》等书为题考核医官。御诊太医尚从善有鉴于此,于至顺二年(1331)撰成《本草元命苞...
...元世祖命撒里蛮、许国帧召集各路医学教授增修本草著作,撰成后命名为《至元增修本草》。已亡佚。元代崇尚医学,设立医官,常以《内经》、《本草》、《伤寒》等书为题考核医官。御诊太医尚从善有鉴于此,于至顺二年(1331)撰成《本草元命苞》9卷,以便于...
...宋代医疗机构名。唐时曾在太医署中设“患坊”,为宫廷中的当差人员治病。宋代又专设为宫人治病的医院——保寿粹和馆。此机构始置于徽宗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馆内配备有若干良医。...
...古代教师名。咒禁博士一职,始置于隋代。隋代太医署中设咒禁博士两名。唐代因袭,只设一人,官阶从九品下。主要负责讲授祷告、符咒等方法和手段,其中不排除心理暗示疗法在内。...
...已验神效。先服五苓散,用酒半盏,灯心、枣煎下青木香丸二十丸;次服煨姜、盐煎五积散;候平复再服沉香荜澄茄散。太学朱端尝病疝气,亲服神效,后传之数人,无不验者,四药皆太医局方。...
...宋代医官。清医,有名于时。政和(1111-1117)年间任中卫大夫,总辖修建明堂所医药提举、入内医官,编类《圣济经》提举太医学,政和六年(1116年),校勘《证类本草》,并为之作序。其子亦为翰林医官。...
...宋代医官。里籍欠详,尝任奉议郎药局提举、太医令、医学博士等官职。于大观年间(1107-1110年)奉敕与陈师文、陈承等人共同校注医书,并编《校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刊行于世,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