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经·第十七章评析

...”。在帝王世纪中,记载了帝尧之世,“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五老人击壤于道,观者叹曰:大哉尧之德也!老人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这种生动的画面,可以说是对老子的“百姓皆曰我自然”的最好图解。 在...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09.html

老子·德经·第六十九章评析

...兵要义述,“五千之言”的老子“未尝有一章不属意于兵也”。此论断有些不切实际。从本章内容看,老子是反战的。认为,如果是被迫卷入战争,就应该采取完全的守势,这是把谦退忍让、无为静柔的哲学思想,通过军事再次表述出来,而老子并不是兵家...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2.html

老子道德经校释在线阅读

...在音韵方面,以江晋三老子韵读为主,偶有漏失,则以姚文田之古音谐、邓廷桢之双砚斋笔记、李赓芸之炳烛编补之。若刘师培之老子韵表,高本汉之老子韵考,及奚侗,陈柱之说老子古音,则多肊,其合者取之,不合者弃之。 (五)本书特重楚方言老子之关系。如...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138.html

补注_老子道德经校释

...不行尸行,俗别异,故能成其尸,令为仙士也。”此为神仙家言,可后汉书方术传相参证,非老子本文。 [[八章]] 夫唯。 谦之案:“夫唯”,发语词也。第十五章、第二十二章、第五十九章、第七十章、第七十一章、第七十二章、第七十五章皆同,疑为楚语...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601.html

老子·德经·第七十八章评析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对水的赞美;二是“正言若反”。张松如:“在世界上,弱能胜强,柔能制刚的事例是不乏见的。生活在春秋末年的老子亲身经历了这个时代的许多大变化,看到了曾为天下共主的周王朝由盛到衰的演变,这不能不对的思想发生重大...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71.html

老子思想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互补_道家_【文学360】

...理论意义。 人们往往将老子看成是隐士的代表,并认为隐士是逃避现实的一批人,这种看法也是不准确的。老子成是隐士,源于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为"隐君子"。太史公老子"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如果就老子书的内容来看,乃是指其含蓄而不...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61.html

史记·七十列传·老子韩非列传解析

...这是一篇关于先秦道家和法家代表人物的重要传记。太史公将老庄申韩合为一传,代表了汉人对道家法术家关系的重要看法。汉人直承晚周,认为老子之言“君人南面之术”,而庄子祖述老子。韩非解老喻老亦从法术家角度言“道德”之意。太史公作四人合...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213.html

老子原文_道家_【文学360】

...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 其私。 老子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22.html

第四十六章_老子道德经校释

...淮南有许慎、高诱两注,此一疑许注,而高义同。东京赋薛综注亦引老子“却走马以粪”,是汉末传老子者皆无“车”字,张衡殆误读文子!王弼“以粪田”,正用旧义也。车、郊音亦相远,吴氏以为协韵,尤所未详。又按文子自然篇云:“足迹不接于诸侯之境,车轨...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62.html

易州龙兴观道德经碑本_老子道德经校释

...以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此类皆远胜本,聊举一二,以见古石刻之可贵也。武亿曰:分老子道经卷上,德经卷下,亦古本相彷。 后陆放翁题跋云:“晁以道谓王辅嗣老子曰:‘道德经不析乎道德而上下之,犹近于古。’今此本已久离析。”然则宋已失辅...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16.html

共找到897,01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