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姜酒方(疟疾)_百病药酒_【中医宝典】

...蒜姜酒方-(疟疾) 【来源】《圣济总录》 【配方】独窠蒜一颗,生姜一分。 【制法】上二味,研碎,以酒半升调去滓。 【主治】治胃疟饥不能食。 【用法】未发时,旋旋服之。 说明:《普济方》同上。...

http://zhongyibaodian.com/yaojiu/a14659.html

疟疾兼阴虚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疟疾兼阴虚 【病人基本资料】 天津吴××,年三十二岁,于仲秋病疟久不愈。 【病因】 厂中作工,歇人不歇机器,轮流恒有夜勤。暑热之时,彻夜不眠,辛苦有火,多食凉物,入秋遂发疟疾。 【证候】 其疟初发时,寒热皆剧,服西药金鸡纳霜治愈。旬日疟...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255.html

疟疾门_《幼科指南》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总括疟疾者,多因夏伤于暑,其气含入于荣内,至秋复感寒风,则荣卫合邪,而病始成。发时阴阳相并,故或寒或热也。乃有每日作者,因初病邪气尚浅,伏藏于荣,随经络而行故也。其间日作者,因邪已深入脊膂间,伏藏于冲脉故也。其昼发者,因邪在三阳之浅;夜发...

http://qihuangzhishu.com/873/15.htm

疟疾门_《丹台玉案》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医者以心度之见其三日一发.则知其得于寒.当以辛温之药散之.见其间日一发.则知其得于暑.当以清暑之药治之.然又必见其症有相合者.方可投也.如浙西但初发疟疾者.皆言谓之胎疟.盖莫敢服药.若疟疾始初不去疏表.邪何能自散.而愈发愈盛矣.及至延之日久...

http://zhongyibaodian.com/dantaiyuan/649-9-1.html

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 浮舟过滕逸人别业译文及注释_【古诗文大全】

...译文 夏日的水亭格外凉爽,水中倒映着藤萝青竹,潭间散发出芰荷的芳香。村野小童扶着醉步蹒跚的老翁,山间的鸟儿欢叫助人高歌。如此清爽幽静、怡然自得的境界,使人游赏忘返。注释 ⑴芰:菱角。两角的是菱,四角的为芰。 ⑵云:助词,无实义。...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fanyi/2110.html

疟疾应该如何预防?_传染病_【中医宝典】

...【预防】 预防疟疾的预防,指对易感人群的防护。包括有个体预防和群体预防。个体预防系疟区居民或短期进入疟区的个有,为了防蚊叮咬、防止发病或减轻临床症状而采取的防护措施。群体预防是对高疟区、爆发流行区或大批进入疟区较长期居住的人群,除包括含...

http://zhongyibaodian.com/chuanranbing-2/b1036.html

疟疾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简称为疟,出《素问·疟论》。以间歇性寒战、高热、出汗为特征的传染病。多发于夏秋季节及山林多蚊地带。《内经》又名痎疟,《金匮要略》名为疟病,《太平圣惠方》始有“疟疾”之名。发病多因风寒暑湿之邪客于营卫所致。多发于夏秋季节及山林多蚊地带...

http://qihuangzhishu.com/192/28.htm

疟疾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简称为疟,出《素问·疟论》。以间歇性寒战、高热、出汗为特征的传染病。多发于夏秋季节及山林多蚊地带。《内经》又名痎疟,《金匮要略》名为疟病,《太平圣惠方》始有“疟疾”之名。发病多因风寒暑湿之邪客于营卫所致。多发于夏秋季节及山林多蚊地带...

http://qihuangzhishu.com/192/470.htm

艾滋病防治宣传活动_【中医宝典】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为配合卫生部今年艾滋病防治宣传活动,编辑制作了近20个种类的宣传品。截至11月5日,他们已向全国31个省、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务院有关部委、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在华国际组织等相关艾滋病防治机构发放...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055.html

疟疾_《古今医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方芫花散 治小儿疟疾。芫花根为末,每用一、二分,三岁儿用二分,以鸡子一个,去顶,入末搅匀,纸糊顶口,外用纸裹糖灰,火煨熟嚼吃。天灵散天灵盖烧存性,为末。每服五厘,黄酒调下,立止。...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jian/613-20-10.html

共找到22,16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