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七节 壮医理论初步形成及壮医著作出现_民族中医壮医_【中医宝典】

...古籍整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搜集到民间医药手抄本100多本,内容以临床实用为主,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医药知识。这些手抄本编写,对医药理论及临床实践进行了总结,说明医药已具备了一定理论基础和丰富诊疗经验,其流传,对普及医药知识和提高...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3142.html

畲族医药理论特点_【中医宝典】

...畲族医药理论产生于特定历史条件和独特自然环境,与中医有着很深渊源。在长期民族迁移过程中畲族吸纳了苗、瑶、等少数民族医药理论精华,发展了本民族医药文化,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畲族医药理论体系。通过深入民间调查、查阅有关医学文献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045.html

医学整理发掘借鉴意义_【中医宝典】

...医学发掘整理不仅涉及1700万人口、全国最大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而且更重要是,医药学整理发掘和口承文化著述所达到水平,具有典型代表意义。在近10年中,以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为基地,编著出版了《壮族医学史》、《中国医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77.html

临床各科医疗经验积累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较好传授。并代有改进和提高,这是我国外科学发展史上少见突出例证。晋代荆州刺史殷仲堪399,因父病积年,仲堪衣不解带,躬学医术,究其精妙……”,因而成为一位精于医道武官,故其帐下多有名医。《晋书·魏讠永之》记载魏讠永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42.html

秦汉时期医学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公元前206公元8年,沿袭制,但崇尚黄老之学,实行所谓“无为之治”,使人民“休养生息”,出现了吏安其官,民乐其业,财富积累,人口大增局面。自从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影响到东汉乃至整个...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73.html

辽夏金元时期中外医药交流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合只儿”,这一名称语源来自“合迪儿”。而“合迪儿”一词为阿拉伯语“伟大”、“强盛”之意《波其》拉施特《史集》余大均、周建奇译,第一卷,第一分册,第三1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201,显然,这类药剂与阿拉伯医药有着密切关系,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37.html

辽夏金元中外医药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合成。”“(真腊)国人寻常有病,多是入水浸浴,及频频洗头,便自痊可,……亦有货药于市者,与中国之药不类,不知其为何物。”从真腊国当时癞病(相当于麻风病)流行和对大枫子药用推测,真腊人已积累了防治麻风病经验。六、中外医药交流评价...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4-9.html

中华医药奇葩——维吾尔医药_民族中医维医_【中医宝典】

...主治等知识,曾吸引古希腊医学家非拉图来访使者。希腊国王为得到此书,许诺为塔里木于阗国人建造宫殿,并为专程送药书哈孜巴义儿子陪嫁公主。维吾尔医药在当时历史影响可见一斑。 成书于秦汉时期我国最早医学典籍《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记载...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3039.html

隋唐五代中外医药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之中,多有痊愈;必未瘳差,方乃饵药,药之性类;各种不同;医之工伎,占候有异。”玄奘:《大唐西域记》卷2。唐僧义净,于公元671年去印度,在印度渡过了二十五个春秋,已向印人介绍过中国本草学、针灸学、脉学、延年益寿术等知识。他还对中印两国...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2-7.html

第八章壮医药对我国传统医学和民族保健贡献_【中医宝典】

...,早已成为中药宝库中的一员,还有不少新药正在研究开发,如金花茶等,有的则等待我们去挖掘;在治疗方面,壮医外治法,如药线点灸疗法、药罐疗法等,大大地丰富了祖国传统医学内容。 历史悠久医药,不但在历史上为本民族及兄弟民族健康繁衍做出过...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37.html

共找到1,008,97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