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土茯苓(上水四钟,煎至三钟,一日早中晚连七日,服七贴。一方 治鱼口疮初起肿痛。 先服大黄末五钱,血竭末二钱,酒调服,下恶物。又服∶金银花 草果 大黄 皂角刺 连翘 苏木 僵蚕 栝蒌仁 木鳖子硝少许 临服时入。上水一钟半,煎至一钟,空心...
...共为细末。照方配30料,用银花90克煎汤泛如梧桐子大,雄黄3克为衣,忌高温烘。每次1*5克,每天二次,白开水送服。据报导,内服愈黄丹,外涂宫癌粉6号,效果良好。㈣ 征癌丸(录自《实用中医妇科学》):止痛止血,消炎解毒。适用于宫颈癌溃疡而身体...
...。治寒积便秘。下瘀血汤《金匮要略》:大黄、桃仁、蟅虫。治产后腹中有瘀8血而腹痛者。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大黄、牡丹皮、桃仁、芒硝、冬瓜子。治肠痈。(近年来临床上治急性阑尾炎,常用本方加败酱草、红藤、生苡仁;或用本方去冬瓜子、加红藤、瓜蒌仁...
...轻时重。1月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胸闷痛、心悸气短症状加重,查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频发室早(三联律),ST-T段改变。现最为痛苦就是感觉气上不来,也下不去。查舌淡胖,苔白腻,脉结代。辨证:气阴亏虚,痰浊壅塞。 处方:瓜蒌10克,薤白10克,...
...70%~75%)吸入,可使血液内氧分压升高,而置换肠气囊肿内的气体,从而使囊肿消失。 4.中药治疗 应用大量三七(3~4.5g/d)及云南白药(0.6g,口服,每6小时1次),可能使病变缓慢,这可能是由于大量三七和云南白药有活血化瘀之功效。...
...药物》:"治疥疮。"②《湖南药物志》:"辟疫,消肿,退热。治腹痛,痢疾,蜈蚣咬伤,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附方】治疥疮:蜈蚣草(全草)二两,一扫光四两。大蒜杆(干的)四两。煎水洗,一日三次。并须...
...饮,咽红肿痛,治以疏风清热,解毒散结。(一)处方:板蓝根12克。用法:将板蓝根煎成汤,一次服下。本方适用于痄腮初起。(二)处方:赤豆粉适量,冰片3克,青黛6克。用法:以赤豆粉加冰片末、青黛末,一同调敷在患部,用水调和极易干燥,故要随时更换,...
....用于脱力劳伤。本品又有补虚强壮作用,可用治脱力劳伤之症,民间称之为“脱力草”,常与大枣同煎服。【处方用名】仙鹤草(洗净,晒干,切碎用)【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大剂量一两至二两,煎服。【按语】仙鹤草味苦性平,功擅止血,能治各部位出血...
...白榄根 薄荷(图) 草木灰 曾青 川牛膝(图) 大黄(图) 冬瓜藤 狗脊(图) 红萆薢 黄桷根 虎刺(图) 夹竹桃(图) 金箔 鸡血 莱菔(图) 蓝实 灵芝草 鳢鱼血 络石藤(图) 蔓荆子(图) 马尾伸筋 木槿皮 鸟不宿 牛马藤 枇杷核 ...
...病名。因感染梅毒而引致的一种全身性疾病。见《疮疡经验全书》卷六。又名霉疮、广疮、时疮、棉花疮。多因气化(间接)传染和精化(接触)传染而发。证见:先出现下疳,或见有横痃,继则发杨梅疮。发病前,多见有全身性发烧,头痛,骨节部位酸痛,咽干喉痛,...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