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经》二十二种丹证治_《证治准绳·幼科》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灶丹〕先从头上起,满身胤,其丹赤色。用猪槽下土并桃柳根皮捣末,生油调敷。〔灶尾丹〕从腰起,黑色,遍身疼痛。用堂屋四角草烧灰,入白矾末,鸡子白和涂。〔龙火丹〕先从腹起至心胤,黄赤色。用屋脊上草烧灰,松花,白鸡子黄,猪槽内水调涂。〔君灶丹...

http://qihuangzhishu.com/494/210.htm

“𣬈”字的康熙字典_康熙字典𣬈的解释_康熙字典𣬈的意思

...毗本字。《說文》人臍也。从取氣通也。音信,頭會堖蓋也。凡篦、㮰等字从此。今作毗。𣬉、毘。...

http://hanwen360.com/k/23B08.html

婴儿的囟门能摸吗_【中医宝典】

...正常新生儿头较大,有前、后囟门。前囟门为额与顶骨形成的菱形间隙。出生时约1.5—2厘米大小。出生后,前随头围增大而变大,6月以后逐渐骨化开始变小,约1岁半时闭合。后是两块顶骨和枕骨形成的间隙,呈三角形,后一般在生后6—8周闭合。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3260.html

解颅_儿科杂病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解颅即头颅骨缝分裂,前扩大,不能闭合之症。 【解颅】 即头颅骨缝分裂,前扩大,不能闭合之症。正常小儿的颅骨缝,大都在出生六个月时骨化,前在一岁至一岁半时闭合,后在二至四个月时闭合。如延期闭合,名为“解颅”。多由先天不足,肾气亏损...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5991.html

囟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人体部位名。小儿前可触知的软组织。囟门陷下或隆起,有助于判断颅内压的高低。《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婴儿顶骨未合,软而跳动之处,名曰囟门。”参骨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5/658.htm

新生儿头顶忽闪是少骨头吗_【中医宝典】

...的触摸,每日的生活照顾,比如洗头、理发也不会伤及小儿大脑。 小儿头顶前部开口较大部位叫前,形状近似菱形,宽约2.5厘米×2.5厘米。前 通常是平的,当孩子哭闹时则略微凸起,如果宝宝的头发较稀疏,就能清晰地看到囟门处脉搏的跳动。 头部后侧...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4917.html

解颅第三十二问_《婴童百问》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仲阳谓解颅,生下而不合,肾气不成也,长必少笑,更有目白睛多, 白身瘦者,多愁少喜也,余见肾虚症。杨氏曰∶小儿年大,头缝开解而不合者,肾主髓,脑为髓海,肾气有亏,脑髓不足,所以头颅开而不能合也。人乏脑髓,如木无根,凡得此者,不远千日,其间...

http://qihuangzhishu.com/695/40.htm

解颅第三十二问_《婴童百问》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仲阳谓解颅,生下而不合,肾气不成也,长必少笑,更有目白睛多, 白身瘦者,多愁少喜也,余见肾虚症。杨氏曰∶小儿年大,头缝开解而不合者,肾主髓,脑为髓海,肾气有亏,脑髓不足,所以头颅开而不能合也。人乏脑髓,如木无根,凡得此者,不远千日,其间...

http://zhongyibaodian.com/yingtongbaiwen/695-10-2.html

乌附膏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冯氏锦囊秘录》乌附膏治陷。棉川乌(生用) 雄黄(二钱) 附子(生用,五钱) 各为末,用生葱连根叶打成膏,空心贴上。 目录 《冯氏锦囊秘录》乌附膏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冯氏锦囊秘录》乌附膏 治陷。棉川乌(生用) 雄黄(二钱)...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wufugao.html

肾_《小儿卫生总微论方》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肾气盛者.小而合早.牙齿早生.肾气怯者.解颅而不合.牙久不生.生则不固.面惨.目睛多白.肾主骨髓.脑为髓海.怯则脑髓不成.故解而不能结也.解颅不瘥.而百病交攻.极难将护.此最为大病矣.又肾主骨.牙乃骨之余.怯则牙久不生也.玉乳丹治...

http://qihuangzhishu.com/628/25.htm

共找到2,49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