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_《基础护理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彼此依赖,因而是不可分割,它们有各自功能作用又相互关联,达到一个共同目标,即增进或恢复病人健康。这种循环模式贯穿于从病人入院开始直至出院(或转院、转科或死亡)整个病程中。三、理论基础护理程序理论基础来源于与护理有关各学科理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jichuhulixue/1009-25-1.html

民族医学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民族医学史研究一、自由发展阶段1980年以前民族史研究,可以说是一块荒芜园地,没有人提及,也未见到专文论述。少数几篇关于少数民族医学文章,大多是介绍性质,谈不上研究。如“西藏医学”,其中有一段文字谈到藏医发展,但把《部医典》...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9-23.html

畲族医药理论特点_民族中医_【中医宝典】

...根据节气变化,选择凉热属性之家禽或动物(通常宰杀鸡、鸭、兔或羊等,也用狩猎之物)配以青草药炖服,以补益身体,消除疲乏,增强体力,效验显著,充分体现了畲以食为补观点。 、因人因时,依法而动 畲认为,用药应因人、因地、因时而灵活变通,“...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959.html

缓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春秋时代秦国名。晋景公有疾,求医于秦,秦恒公使缓治之。缓为之治,谓:疾不可为也。其病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这是早期对病情理解,有一定理论基础缓成为当时著名医家代表。后世常把和缓并称,作为...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675.htm

医学理论研究与文献整理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所撰《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脉学专著,全书共10卷、98篇、约10万字。王氏结合临床实践,首次对中医脉学理论进行系统全面论述,奠定了脉学基础。《脉经》学术成就和贡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确立脉象指下标准《脉经》以前古典籍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37.html

基础医学理论进步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活人心法》、梁玉瑜《舌鉴辨正》(1891刊),辑为舌诊之集大成书,乃更为全备。其它方面,进步不如望诊显著,多为承先启后之著,但某些方面得到强调。例如喻昌之《门法律》,有“闻声论”,强调呼吸观察,对于掌握病情进展变化十分重要。石芾...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16.html

七情先兆_《中医疾病预测》_中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一、七情先兆理论基础中医病机理论是形神统一理论,形病神必病,心神为形体主导,即中医强调精神活动是主宰一切。如《灵枢·本藏》篇说:“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中医对心理病机论述是以情志学说为概括。中医...

http://qihuangzhishu.com/128/60.htm

中药气五味物质基础有新说_【中医宝典】

...影响。 破解气五味之谜先解三个难题 中药药性理论主要内容和核心是气五味。盛良教授认为,中药药性与西药一样是由其化学结构决定,研究中药药性必须要研究中药药物构性、构效关系,然而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研究明显滞后。长期以来,国内外虽对中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536.html

最早医学文献《难经》_医药之最_【中医宝典】

...病因、病理、营卫、俞穴,针刺等基础理论,同时也列述了一些病证。该书以基础理论为主,结合部分临床医学,在基础理论中更以脉诊、脏腑、经脉、俞穴为重点。其中1~22难论脉;23~29难论经络;30~47难论脏腑,48~61难论病;62~68难论俞...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aozhizui/a11259.html

重新审视中医基础学科群“近代模式”_【中医宝典】

...教学计划增加《金匮要略》课程,1982年教学计划增加了《中医学基础》课程”。 高等中医教育教科书体系形成是学科架构主要标志。特别是一版教材,扎扎实实地从文献研究入手,在前人理论建树和实践基础上梳理出已经分化明显学科,正如二版教材“...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455.html

共找到944,34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