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针(明代)_器具技法_【中医宝典】

...棒针木料坚韧,表面光滑细腻,酷似骨针,系排脓用具。 出土地点:江苏省江阴市夏颧墓出土 质地:木质 大小:长5.7cm 收藏单位:江阴市博物馆藏 简介:木料坚韧,表面光滑细腻,酷似骨针,系排脓用具。...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111.html

砭石(旧石器时代)_器具技法_【中医宝典】

...砭石之图。 砭石(旧石器时代) 出土地点:内蒙古呼和浩特大窑村 出土时间:1973年 质地:石质 简介:大窑遗址位于呼和浩特市东33公里。经考古工作者发掘证实,这里曾是70万年以前的一座古老的石器制造场。至今,在方圆数十里的遗址范围内,...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116.html

针法模型及图_器具技法_【中医宝典】

...针法模型及图。 耳穴模型 耳穴挂图 头针疗法挂图...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241.html

电热针疗法简介_器具技法_【中医宝典】

...电热针是根据电针原理发明的一种能使针体发热,当刺入机体的一定穴位后治疗疾病的新的针刺治疗方法。 电热针特点 在针柄上用电阻丝加温至60℃,皮肤下层组织只增加了5℃。大部分的温度被循环的液体所扩散和带走。而电热针是在针体前部产生温度,温度...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127.html

砭石(商周)_器具技法_【中医宝典】

...砭石,玉石质。最长6.2cm,最短1.7cm。现收藏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藏。 砭石(商周) 收藏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藏 形质:玉石质。最长6.2cm,最短1.7cm...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117.html

艾炷间隔灸_器具技法_【中医宝典】

...间隔灸,又称隔物灸,是指在艾炷下垫一衬隔物放在穴位上施灸的方法,因其火力温和,具有艾灸和药物的双重作用而易于被患者接受。 因其衬隔药物的不同,又可分为多种灸法。其中最常用的是隔姜灸和隔蒜灸。 隔姜灸: 隔姜灸,是用姜片作间隔物而施灸的一种...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107.html

艾炷直接灸_器具技法_【中医宝典】

...直接灸,又称明灸、着肤灸,它是把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而施灸的一种方法。 古代称为“着肉灸”,如《千金要方》载,“炷令平正着肉,火势乃至病所也。”又《外科精要》的灸高竹真背疽病案,先施隔蒜灸无效,“乃着肉灸良久。”施灸时可在皮肤上涂点香油或...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109.html

木制类针具_器具技法_【中医宝典】

...棒针以坚韧木料制成,表面光滑细腻,酷似骨针,系排脓用具。 棒针(摘自《中国医学通史》) 简介:明代。江苏省江阴市夏颧墓出土,长5.7cm,以坚韧木料制成,表面光滑细腻,酷似骨针,系排脓用具。现藏于江阴市博物馆。...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174.html

神奇的艾灸 美容与养生_【中医宝典】

...□ 肖国士 湖南省中医院 将艾叶晒干,搓取艾绒,制成艾柱,置于选定的穴位燃烧,用治百病,这种神奇的艾灸疗法,流传至今已三千多年了。现将临床常用养生与美容,并有良好效果的艾灸疗法选介于下: 治面部皱纹多:临睡前,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面部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903.html

药熏蒸气灸疗法_器具技法_【中医宝典】

...熏蒸气灸法是利用药液蒸气熏灸经络穴位,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灸法。 药熏蒸气灸法是利用药液蒸气熏灸经络穴位,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灸法。在我国最早的临床著作《五十二病方》和清代《理瀹骈文》两书中均有该灸法的记载。近来临床也应用较多。临床上因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234.html

共找到744,35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