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昆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人余午亭习医,渐有成,余勉其出游。遍历三吴、江浙、荆襄、燕赵等地,师医道贤于己者,由是医学大进,兼之热心治病救人,声名很快传播开来。吴氏着有《医方考》1584、《脉语》21584、《黄帝内经素问吴注》24卷1594、《针方六集...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wukun/index.html

夏仲方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夏仲方1895~1968年名琦,字仲方仲芳。上海市松江县人。由于家境清寒,13岁高小毕业后进商店当学徒。17岁拜松江十三世儒医张友苌为师,22岁出师后在松江城内起云桥堍悬壶应诊。为贫苦病家施诊给药,不计报酬。擅治疑难杂症,远近乡里...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xiazhongfang/index.html

孙思邈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孙思邈,是京兆东原人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塬人,出生于隋开皇元年,卒于唐永淳元年。活了102岁也有说他活了141岁,他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历史上,被人们尊为“药王”。孙思邈7岁时读书,就能“日诵千言”。每天能背诵...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sunsimiao/index.html

林澜1627-1691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明末清初医家。字观子。杭州今属浙江人。清顺治初约1645年补诸生。后弃儒研医,尤邃于医经。以《灵枢》早于《素问》,互为表里,故纂《灵素合钞》十五卷。仿滑寿《素问钞》,自摄生至运气,分十二类。又集中外历代医籍数千卷,考辨参订,辑为《...

http://qihuangzhishu.com/191/932.htm

庞泮池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庞泮池1919~1999年,女,汉族。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其父庞钰,为上 海浦东名中医,以善治内科急性热病而闻名乡里。庞师自幼聪颖,高中时因患一场大病,服 中药而愈,暗叹中医之神力,从此立志学医,随父抄方、出诊。1937年...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pangpanchi/index.html

黄文东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群众的爱戴和信任。1931年应丁济万(丁甘仁先生之长孙)院长的邀请,返母校是年学校改名为上海中医学校执教,并任教务长之职,当时年仅29岁。任职期间,还担任《本草》、《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医妇科学》、《名著...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huangwendong/index.html

韦讯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韦讯,道号慈藏,约生于唐贞观十八年644,卒于开元二十九年741。唐京兆府今陕西关中人,曾为道士,精医术,则天时684~690为侍御医,与当时名医张文仲、李虔纵齐名,曾奉诏与张文仲为苏良嗣诊疾。中宗景龙年间707~710...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weixun/index.html

清代名医--历代名医9_【中医宝典】

...薛雪对湿热病的研究,突出了湿邪与热邪相合为病的特点,抓住了湿热二邪轻重不同的要害,并结合脏腑、三焦、表里等辨证方法,使之融为一体,解决了湿热病的证型辨析,有利于临床应用。在治疗上,虽然有温化、清泻、清热祛湿诸大法,同时又有补阳、益气、养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122.html

李淑荣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李淑荣李淑荣,女,出生于1949年,曾任河北省秦皇岛市中医医院业务院长,是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40余年来,对诊断和辨证治疗神经内科各种急重症、疑难杂症疗效显著。发表论文20余,获得省、市级科研成果10项。...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ishurong/index.html

隋唐五代名医传记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他在日本医药界享有崇高的地威望,人称为汉方医药始祖,日本之神农。日本医史学家富士川游在《日本医学史》中指出:“日本古代名医虽多,得祀像者,仅鉴真与田代三喜二人而已”富士川游,《日本医学史》。鉴真于唐广德二年764即日本天平宝字七年...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2-8.html

共找到422,32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