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学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临症各科辨证,方剂配伍、药物性能及用途以及有关治疗方法章句注释,出处考证等,均做了较深入研究,并于1975年整理成书,由文物出版社出版武威汉代。1973年,又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幕出土了一大批帛书或竹简古医书,经研究,该墓葬系...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62.htm

_医述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蔼度赤诚,一见如旧识,出示所着诗钞两卷,医案三卷,并得读医述十六卷。于此益识先生之学,远绍旁搜,钩元提要,博而能约,实足发前人之奥 ,为后学之津梁也,夫之为道大矣哉!体阴阳五行,与周易性理诸书通,辨五方风土,与官礼王制诸书通;察...

http://qihuangzhishu.com/472/4.htm

_医学妙谛_中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徐而察之,长风一吹,水纹如彀,极之万里,其致同也。而后乃知,至微者固寓乎极大,而极大者实至微所积而成者也。相与,不犹是哉?抉其精则意自有,相忘乎无形而成治者也。今我陈墨荪先生,以医学妙谛一书相示,且嘱为序。余受而读之,青浦何公书田之...

http://qihuangzhishu.com/825/3.htm

前言_伤寒恒论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医理真传阐释法圆通阐释书已先后问世。出版后,日本汉医界亦来函赞誉,如东洋医学综合研究所所长矢数道明将此书收入汉方临床丛书,东洋医学会副会长伊藤良誉为“填补了日本研究汉医史缺清代伤寒学派空白”,并对其采用书中方剂治病取得...

http://qihuangzhishu.com/1034/5.htm

第五章 第十节 名医涌现(1)_民族中医壮医_【中医宝典】

...长期与疾病作斗争实践中,壮医药事业逐渐兴旺,壮医药专业人员队伍不断壮大。宋代苏颂主编本草图经提到"广俚医","俚医"是对壮族民间医师最早称呼,说明至少宋代,壮族已出现专职医师,并得到社会承认。明清以后也涌现出许多壮族名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3144.html

中国医学通史绪论()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论述中国医学编年史为特点医学通史著作出现,当首推陈邦贤中国医学史(1919)先生论述自己为何研究中国史学时指出:“世界医学昌明之国,莫不有医学史、疾病史、医学经验史、实用史、批判史等,以纪其历朝医事之沿革,及其进化之理由,且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60.html

李济仁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几十年来,中医理论与临床研究上取得了累累硕果。定潭“张一帖”源远流长,至今有450余年历史,传15代,被誉为新安医学第一家。张一帖远祖可上溯到北宋名医张扩,张扩之后人张杲就是我国现存最早医学史著作...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ijiren/index.html

列传第二百六 广西土司_明史

...具奏,蒙朝廷遣刑部尚书杨靖核其事,建武志尚可考。乞敕安南,俾还旧封,庶疆域复正,岁赋不虚。”帝令户部录所奏,遣行人陈诚、吕让往谕安南。三十年,诚、让至安南,谕其王陈日焜,令还思明地。议论往复,久而不决。以译者言不达意,复为书晓之。安南终...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8770.html

新加安神汤_【中医宝典】

...周朝进,1945年出生,男,浙江乐清人。出身中医世家,四代,幼承庭训,并师从邑内名医李阆侯、周保康、周鹤龄等先生。早年毕业于乐清县中医学徒班,1986年结业于浙江中医学院第一期主治中医师提高班。曾任乐清市中医院副院长,现任乐清市中医院...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3460.html

邓铁涛自述万里云天万里路_中医文化中医典故_【中医宝典】

...消化系统疾病治疗,对中国医学史与各家学说亦有研究。先后参加主编和编写主要著作有中医诊断学中医简明教程中医学新编新编中医学概要简明中医辞典中医辞典学说探讨与临证。其中某些著述被译为日文日本出版。 以下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141.html

共找到1,107,24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