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甘草五味姜辛汤_《圆运动的古中医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茯苓 四钱 炙甘草 三钱 五味子 八钱 干姜 三钱 细辛 三钱治服桂枝五味甘草汤冲气既低,反更咳嗽胸满者。服桂枝风冲既平,反更咳嗽,此咳嗽乃寒水上凌火位,仍用桂枝茯苓五味甘草汤,去桂枝加干姜温中寒,加细辛降寒水,寒水下降,咳嗽自止。中气温...

http://qihuangzhishu.com/1101/499.htm

五味偏嗜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因病理学名词。五味指辛、甘、酸、苦、咸等食味,长期偏嗜某味食物,或食味过浓,对于人体可能产生不良反应或致病。如偏嗜辛辣,容易发生便秘,诱发口疮或痔疮等病;嗜食甘腻,往往引起中满、泛酸等症。所以临床上除治病外,有时应了解患者有无五味偏嗜...

http://qihuangzhishu.com/194/986.htm

食物的“四性”与“五味”_【中医宝典】

...祖国医学早就有“药食同源”之说,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同样也具有“四性”、“五味”。 食物的“四性”  又称为四气,即寒、热、温、凉。寒和凉的食物能起...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264.html

五味藤_【中药材大全】中药大全

...目录 《中华本草》五味藤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中华本草》:五味藤 【拼音名】Wǔ Wèi Tén?? 【别名】丢了棒、象皮藤、一摩消、五马巡城、蝉翼木。 【来源】药材基源:为远志科植物蝉翼藤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http://zhongyaocai360.com/W/wuweiteng.html

莫把板蓝根当成板蓝根_【中医宝典】

...板蓝根为重要的抗病毒中药,每当有病毒性疾病流行时,板蓝根就会成为紧俏、抢手的中药。近期有不少地方用板蓝根直接代替板蓝根入药,这是不妥的。因为二者来源、成分和药理作用等方面是有区别的。 来源不同:板蓝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板蓝根...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409.html

五味所伤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因病理学名词。指偏嗜五味对五体(皮、肉、筋、骨、脉)的伤害。《素问·五藏生成篇》:“多食咸,则脉凝泣而色变;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月刍)(即皮厚而皱缩)而唇揭;多食甘,则骨肉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94/982.htm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金匮》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 《医宗金鉴》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金匮》: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别名】苓甘味姜辛夏仁黄汤、茯甘姜味辛夏仁黄汤【处方】茯苓4两,甘草3两,五味半升,干姜3两,细辛...

http://zhongyaofangji.com/l/lingganwuweijiajiangxinbanxingdaihuangtang.html

五脏五味补泻_序例_《本草纲目》完整版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五脏五味补泻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甘草),以酸泻之(赤芍药),实则泻子(甘草)。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川芎),以辛补之(细辛),虚则补母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五味子),以甘泻之(甘草、参、),实则泻子(甘草)。欲软,急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BCGM/wuzangwuweibuxie.html

二十五味阿魏胶囊_经络肢体病症中成药_【中医宝典】

...二十五味阿魏胶囊用于祛风镇静。用于五脏六腑的龙病,肌肤,筋腱,骨头的隆病,维命降等内外一切隆病。 通用名称:二十五味阿魏胶囊 汉语拼音:Ershiwuwei Awei Jiaonang 剂型:胶囊剂。 【成份】阿魏,牦牛心,肉豆蔻,丁香,...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chengyao/a6706.html

垂果芥_【中药材大全】中药大全

...目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垂果芥 《中药大辞典》垂果芥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全国中草药汇编》:垂果芥 【拼音名】Chuí Guǒ Nán Jiè 【来源】十字花科垂果南芥Arabis pendula L.,以果实入药。 【生境...

http://zhongyaocai360.com/C/chuiguonanjie.html

共找到46,06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