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竦,字子乔,北宋大臣,古文字学家,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夏竦以文学起家,曾为国史编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员,宋真宗时为襄州知州,宋仁宗时为洪州知州,后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等职。由于夏竦对文学的造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传于...
...《茶饮保健》半茯茶原料:半夏5g、茯苓3g、生姜3g、花茶3g。用法:用350ml水煎煮半夏、茯苓、生姜至水沸后,泡茶饮用。也可直接冲饮。功能:运化水湿,和中止呕。用途:卒呕吐、心下痞、眩晕心悸。来源:《金匮要略》。 目录 《茶饮保健》半...
...【33】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二阳合病,经迫腑郁,不能容纳水谷,未化之食,必当涌吐而上,半夏降胃逆而止呕吐也。〖葛根加半夏汤〗五十六 (方【16】)【16】葛根加半夏汤葛根四两 麻黄去节,三两 甘草炙,二两 ...
...等。【用法用量】每次15~2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生姜汤送下,妇人醋汤下。【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局方》卷六:半硫丸【别名】半桃丸、硫半丸【处方】半夏(汤浸7次,焙干,为细末)、硫黄(明净好者,研令极细,...
...去白) 半夏(汤泡七次)各等分为粗散.每服四钱.姜七片水煎.不拘时服.壮实人日三四服.虚弱人日二服.瘴疟本于痰.痰生于湿.半夏能胜脾胃之湿.所以化痰.与陈皮同用.其味辛.辛能散滞气.利水谷下气.气行则痰行.所以治瘴先用之.以正气理痰也. ...
...《备急千金要方》甘遂半夏汤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者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之。甘遂(大者三枚) 半夏(十二枚,以水一升,煮取半升) 芍药(三枚) 甘草(一枚如指大, ?上四味以蜜半升,纳二药汁合一升半,煎取八合,顿服之。《...
...《伤寒杂病论》黄芪五物加干姜半夏汤黄芪三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六两(切) 大枣十二枚 (劈)干姜三两 半夏半升(洗)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再煎取三升,分温三服。太阴病,渴欲饮水,饮水即吐者,此为水在膈上,宜半夏茯苓汤。 ...
...目录 《中药大辞典》木半夏根 《中华本草》木半夏根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中药大辞典》:木半夏根 【出处】《四川中药志》 【拼音名】Mù Bàn Xià Gēn 【别名】牛奶子根(《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木半夏的根...
...之。【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金匮》卷中:甘遂半夏汤【处方】甘遂(大者)3枚,半夏12枚(以水1升,煮取半升,去滓),芍药5枚,甘草如指大1枚(炙)。【药理作用】利尿作用《经方研究》:李春响等实验报告,用本方...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