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指喜、怒、思、忧、恐五种情志的变动。《内经》认为情志的变动和五脏的机能有关,心志为喜,肝为怒,脾为思,肺为忧,肾为恐。...

http://qihuangzhishu.com/194/925.htm

中医养生话五_【中医宝典】

...祖国医学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志变化,亦称“七情”。其中怒、喜、思、忧、恐为五,五与五脏有着密切的联系。此观点被历代医家应用于养生学中,对于情志调摄、防病祛疾、益寿延年起着不可低估的微妙作用。 我们知道,人体是一个...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468.html

卷三十五第二十五 州郡一_《宋书》

...青为冀,分梁为南北秦。太宗初,索虏南侵,青、冀、徐、兗及豫州淮西,并皆不守;自淮以北,化成虏庭。于是于钟离置徐州,淮阴为北兗,而青、冀二州治赣榆之县。今大较以大明八年为正,其后分派,随事记列。内史、侯、相,则以升明末为定焉。 地理参差,其详...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657.html

神奇的土家族人文化传统医学_【中医宝典】

...1993年6月在给我们的拙作《土家族医药学》一书作序时的一段话告诉大家:“任何一个民族有没有本民族的传统医药学的问题,尤以对没有本民族文字者而言,回答应该是肯定的。民族、历史、医药学总是密切联系着的,只承认其中之一或妄图否定其中之一都是无望...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981.html

肾藏_脏腑功能及其关系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素问·调经论》:「肾藏」。“”古通“”,指记忆力,因脑和髓均为肾精所化,故肾虚患者,每多健忘。一说“”有专意而不移的意思。参见“五腋所秽”条。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shencangzhi-2339.html

五形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生理学名词。即形,形态;,情志、精神。指五种不同形的人,发病时有不同的神志表现。《素问·血气形篇》:“形乐志苦,病生于脉,……形乐志乐,病生于肉,形苦乐,病生于筋,……形苦苦,病生于咽嗌,……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

http://qihuangzhishu.com/194/973.htm

藏医与中医哪个更早些?_【中医宝典】

...藏传佛教和藏医始祖宇妥.元旦贡布对藏医药的发展具有不可泯灭的贡献。在富有神秘色彩的藏传佛教中,几乎每位高僧活佛都深谙藏医药学,藏区许多神秘庄严的寺院都建有“曼巴扎仓”——医药学院,神圣的佛经楼中珍藏着大量的医药学著述。藏医药在这种佛教寺院...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901.html

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指五种情志的变化。《内经》认为情志的变动和五脏的机能有关,肝为怒,心志为喜,脾为思,肺为忧,肾为恐,统称“五”。这种以情志变化,按五行归属的方法,不太符合实际。...

http://qihuangzhishu.com/109/292.htm

伯牙鼓琴,在高山。全诗赏析【古诗名句大全】

...出自:未知的《伯牙绝弦》类型:山水 人物原文如下: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

http://wenxue360.com/mingju/247.html

伤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精神情志伤损的疾患。多由盛怒、恐惧等所致。证见喜忘前后,恍惚不乐,腰脊不可腑仰屈伸,毛悴色夭等。《素问·本神》:“盛怒而不止则伤伤则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毛悴色夭。”《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大恐惧不节伤...

http://qihuangzhishu.com/196/992.htm

共找到47,26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