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之病,莫先于分表里;治表里之法,莫先于分汗、下。汗、下一差,变症百出,是以前人论治伤寒,有曰汗药宜早,下药宜迟。此二语虽云大纲,亦紧要法也。然曰宜早者,谓风寒之邪自表而入,即当速为发表,即仲景所谓觉病须臾,即宜早治,不避晨夜是也。其曰...
...问.吐血多起于咳嗽.嗽血者.肺病也.方家多以止嗽药治肺兼治血而不效.何也.曰.诸书虽分咳血嗽血出于肺.咯血唾血出于肾.余谓咳嗽咯唾皆出肾.盖肾脉入肺.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故二脏相连.病则俱病.而其根在肾.肾中有火有水...
...后治其标。既标受火邪,先于肝经五穴中泻荥心,行间穴是也;后治其标者,于心经五穴内泻荥火,少府穴是也。以药论之,入肝经药为之引,用泻心火药为君,是治实邪之病也。假令肝受肾邪,是从后来者为虚邪,虚则当补其母,故《标本论》云∶标而本之,先治其标,...
...、恶寒、无汗之表证,初得伤寒,尚未传里,如何即有作呕之里证?仲景著论,王叔和等数十人注释,并来说明表证作呕之所以然。侄实不能明白,求伯父明白指示。余始看尔不过有读书之志,而无业医之才。今据尔此间,尚有思路,将来不致粗心,轻忽人命。尔司寒邪在...
...汉郭玉曰∶“贵者处尊高以临臣,臣怀怖慑以承之,其为疗也,有四难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难也;将身不谨,二难也;骨节不疆不能药,三难也;好逸恶劳,四难也。夫玉为一代良工,而犹若此,矧在中医,使临以威严,必畏栗失措,而延医有误矣。《薛立斋医案》...
...会使人出现口渴心烦、厌食、失眠等不适症状。这时若能选用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药品可以使人消暑生津、解除烦躁。解暑药是夏季家庭药箱的必备药,但不同的解暑药其功能也有差别,一定要对症使用。 ■清凉油 清凉油是由樟脑、朱砂,故不可超量服用,以防汞中毒...
...一般急救箱内的必备物品包括:(一) 各大小尺寸之无药性消毒纱布(二) 各大小尺寸之黏性纱布(三) 三角绳绷带(四) 氧化锌胶布(五) 吸水脱脂药棉(六) 压力绷带(七) 安全扣针(八) 换性手套(九) 洗眼杯及洗眼水(十) 防水胶布(十一...
...之类,皆阴也。以药而言,则升散者为阳,敛降者为阴;辛热者为阳,苦寒者为阴;行气分者为阳,行血分者为阴;性动而走者为阳,性静而守者为阴;此皆医中之大法。至于阴中复有阳,阳中复有阴,疑似之间,须辨的确,此而不识,极易差讹,是又最为紧要,然总不离于...
...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进行“探赜索隐”、“辨讹正误”的结晶。基于对中医的理解,为他的“废医存药”思想的产生埋下理论的根苗。这一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两篇论著《废医论》和《医药说》中。《废医论》和《医药说》基本涵盖了俞樾的医学观点,即“医可废,药不可...
...病家以为病久不痊,自然不起,非医之咎,因其不即死而不之罪,其实则真杀之而不觉也。若夫误投峻厉相反之药,服后显然为害,此其杀人,人人能知之矣。惟误服参附峻补之药而即死者,则病家之所甘心,必不归咎于医,故医者虽自知其误,必不以此为戒,而易其术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