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应共促我国医学发展_【中医宝典】

...他说,西医学和中国的传统医药是两个不同理论指导下的医学,它们对疾病的认识和诊疗方法,以及治疗疾病的用药原则都不相同。中医非常讲究个性化、整体观、辨证施治,即使不同病人得的是同一种病,中医对他们治疗的方法也会因人而异。 即使如此,王国强认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283.html

技物所研制成互动式医学图像远程会诊系统_【中医宝典】

...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会诊系统——互动式高分辨率、大容体医学图像远程会诊系统,已在上海研制成功,并具备从试用期进入正式应用的条件。问世于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的远程会诊系统,有利于缩短我国在医学信息学及远程医学应用方面与国际先进...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2761.html

医学史的概念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中国医学史的全方位研究,医学史研究的不断深化与泛化,把医史工作者的目光带到中国医学史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以及与周边学科、社会人文与自然诸方面的关系上来。也正是在这种思想观念的影响下,中国医学史研究的要求将更高,人们已不喜欢仅仅是点、线、...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5.htm

《中国医学通史简编》的编撰_【中医宝典】

...《中国医学通史简编》总结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多部专著分期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在科学的分期上应注意以下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这就是首先必须充分反映出医学在各个不同时期的不同实质和特点;其次,要考虑到中国科学技术史和文化史特点的相对一致性;再次,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738.html

人文属性是中医学的最大特色_【中医宝典】

...摘要: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而中医学的人文属性更加强烈。从本质上讲,中医学实际上是一间兼有自然科学属性的人文学科。充分肯定中医学的人文属性有助于全面地把握中医理论体系的本质,也有助于给现代科学研究中医学一个正确的定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44.html

隋唐五代医学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 在意识形态方面,佛教经南北朝的长足发展,到唐朝进入鼎盛阶段,唐高祖托附老子李聃为先祖,提高了道教地位,而儒学则一直是统治者始终尊崇的治国之本。佛道儒的发展对医学和医学家也产生重要影响,许多医学著作中也可看到...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00.html

辽夏金元时期医学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灭辽,再两年,灭北宋。自1115年太祖至1234年末帝哀帝,经十世,历时120年。 金初期推行女真文化,熙宗时(1136~1149),政府建立译经所,用女真文字翻译汉文经史,儒学广泛发展和兴盛起来。金代的科学技术也有一定的发展,医学名家辈出...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34.html

医学系统的思想_《医学心理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系统思想来源于行为科学中系统工程思想。过去工程上考虑的方法是“由下而上”、“由细到总”的方法,也就是着眼于一个一个元素(或部分、部件),而系统工程的基本思想正好相反,是从系统总体上、全局上考虑和协调系统中的每一部分。所谓系统,就是由...

http://qihuangzhishu.com/967/17.htm

朝鲜族的医学发展_民族中医朝医_【中医宝典】

...很大发展。据当时和龙县公安局和延吉道尹公署文件记载,我国朝鲜民族医队伍里的一些有志之士,配合文化启蒙运动致力于民族医学教育,于1920年在和龙县成立医学研究会,吸收会员48名,开展民族医学教育,此后各地又相继成立了类似的医学研究会,大量吸收...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787.html

医学心理学对健康和疾病的理解_《医学心理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是从社会学的角度看问题。因此,除从医学的角度外还要从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综合考虑一个人的健康问题。所以健康的定义应该是:1.无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2.无主观不适的感觉;3.无社会(第三者)公认的不健康行为。这三条说明健康包括身、心两个方面的...

http://qihuangzhishu.com/967/16.htm

共找到33,04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