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者,更用补中兼散之法。 目录 《医学心悟》加味香苏散 《医学心悟》加味香苏散 《医略六书》加味香苏散 《准绳·伤寒》加味香苏散 《保命歌括》加味香苏散 《玉案》加味香苏散 《奇效良方》加味香苏散 《普济方》加味香苏散 ▼ 相关方剂 ▲ ...
...目录 《痧书》加味活命饮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痧书》:加味活命饮【别名】加味活命散【处方】穿山甲(土炒)3钱,银花3钱,大黄3钱,归尾1钱半,陈皮1钱半,花粉1钱,赤芍1钱,生地1钱,薄荷1钱,防风1钱,白芷1钱,贝母1钱,甘草节...
...打扑伤损,败血流入胃脘,呕吐黑血,或如豆羹汁。川芎 当归 白芍药 百合(水浸半日) 荆芥穗(各等分)上为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酒半盏,同煎七分,去滓,不以时服。 目录 《仁术便览》加味芎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加味芎汤 ▼ 相关方剂 ▲ ...
...〔古文〕𠙸𠙿《唐韻》古三切《集韻》《韻會》《正韻》沽三切,𠀤感平聲。《說文》美也。《徐曰》物之甘美者也。《韻會》五味之一。《正韻》甜也。《書·洪範》稼穡作甘。《傳》甘味生于百穀。《詩·衞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禮·月令》中央土,其...
...美也。从口含一。一,道也。凡甘之屬皆从甘。古三切 (甘) 美也。羊部曰。美、甘也。甘爲五味之一。而五味之可口皆曰甘。从口含一。一、道也。食物不一。而道則一。所謂味道之腴也。古三切。古音在七部。凡甘之屬皆从甘。...
...甘草和中,生姜辛散为使。配合成方,可使外感风寒得散,气血自和,其病自愈。【摘录】《医学心悟》卷二▼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医略六书》卷二十八:加味香苏散【处方】香附45克 苏叶45克 藿香90克 陈皮45克 甘草18克 砂仁30克(炒)【...
...功能主治】喉风,外面红肿者。【用法用量】喉风治法,内服中九丸,兼服加减甘桔汤及败毒散。若外面红肿者,以麻凉膏敷之,再吹加味冰硼散。【摘录】《外科十三方考》▼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重订通俗伤寒论》:加味冰硼散【处方】冰片1分,硼砂1钱,...
...(去心)5钱,桔梗(去芦)5钱。【制法】上锉散。【功能主治】小儿毒气壅遏,壮热心烦,疮疹虽出,未能匀透,口舌生疮,不能吮乳。【用法用量】加味犀角消毒饮(《东医宝鉴·杂病篇》卷十一)、加味犀角汤(《种痘新书》卷十二。)【注意】大便利,不宜服。...
...石菖蒲 车前子 白术 泽泻 甘草(微炙)各0.6克【制法】上药锉散。【功能主治】治心中客热烦躁,赤浊肥脂。【用法用量】每服9克,加灯心12茎,水煎服。【摘录】《世医得效方》卷七▼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得效》卷七:加味清心饮【处方】石莲肉...
...。【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打扑伤损,败血流入胃脘,呕吐黑血,或如豆羹汁。【用法用量】加味芎归汤(《正体类要》卷下)、芎归汤(《慎斋遗书》卷五)。【摘录】《三因》卷九▼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普济方》卷三五二引《医学类证》:加味芎藭汤...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