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迎随与调气_《中医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七十二难》说:“所谓迎随者,知荣卫之流行,经脉之往来也。随其逆顺而取之,故曰迎随。调气之方,必在阴阳者,知其内外表里,随其阴阳而调之。”迎,指泻法;随,指补法。运用补泻针法必须知晓营卫气血的传注分布盛衰,根据它的顺逆以行补泻。顺着经气...

http://qihuangzhishu.com/113/105.htm

灸通论(虚实寒热入治寒热)_《医学纲目》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在脉调之,病在调之络,病在气调之卫,病在肉调之分肉,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燔针劫其下及与急者,(王注云∶调筋也。)病在骨, 针药熨,(调骨也。)病不知所痛,两跷为上,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则缪之。(络脉也。)痛在于左而右脉...

http://qihuangzhishu.com/335/44.htm

头皮针法_【中医宝典】

...),进行彻底消毒。 进针法 在进针时要避开发囊、瘢痕及局部感染处,以免引起疼痛。初学者可用指切进针,即以左手拇指的指甲掐切头穴,右手持针,针尖紧靠指甲缘,迅速刺入皮下。进针方向与头皮成15~30度角。熟练后,可用快速进针法以减轻疼痛,方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778.html

调气_针法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针法名词,见《灵枢·官能篇》。应用针刺的补泻方法,可以调节人体阴阳,改善人体的机能。也就是通过针刺以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纠正体内各种组织内脏的病理状态。针刺的这种治疗作用,称为调气。如《灵枢·终始篇》:「凡之道,气调而止」。调气治病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tiaoqi-2459.html

用药禁忌_中药禁忌_【中医宝典】

...为了保证用药安全药物疗效,应当注意用药禁忌。中药用药禁忌主要包括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证候用药禁忌及服药食忌四方面的内容。 1.配伍禁忌 所谓配伍禁忌,是指某些药物配伍使用,会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或皮坏降低原药物的药效,因此临床应当...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29072.html

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五的一种。即刺入很浅,并很快拔针,不伤肌肉,如拔毛状。这是古代应用于治肺病的一种针法(《灵枢.官针篇》)。...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726.htm

禁忌论_《普济方·针灸》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阳关、伏兔之类。皆不可灸。又有鸠尾虽在可。更宜精详之。石门虽在可。在妇女则为大禁。肩 本不禁灸。亦不宜多灸。四肢虽亦可灸。然在惟宜少灸。此数者。皆灸之务。不可不知也。若不当灸而灸。不当。皆有所伤。内经所云。禁其。若刺头...

http://qihuangzhishu.com/601/43.htm

《普济方·针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药论 诸阳受气于四肢诸阴受气于五脏论 六节藏象论 诸经贯舌并取廉泉辨 辨陷下则灸 论五脏六腑治证 灸禁忌论 奇经八脉论 热病灸论 针经直说 窦汉卿针经气血问答 卷三 九针式 煮针法 折量取穴 点穴 孔穴相去 点灸法 穴名同异 制...

http://zhongyibaodian.com/pujifangzhenjiu/index.html

《普济方·针灸》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补泻说 论邪入皮毛经络风冷热灸法 诸病在阴在阳并用针药论 诸阳受气于四肢诸阴受气于五脏论 六节藏象论 诸经贯舌并取廉泉辨 辨陷下则灸 论五脏六腑治证 灸禁忌论 奇经八脉论 热病灸论 针经直说 窦汉卿针经气血问答 卷三 九针式 煮针法 折...

http://qihuangzhishu.com/601/index.htm

针刺的角度、方向、深度_《中医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肉少处的腧穴。如头皮部、颜面部、胸骨部腧穴,透穴中的横透头皮针法、腕踝针法,都用平。(二)针刺的方向针刺方向,是指进针时进针后针尖所朝的方向,简称针向。针刺方向,一般根据经脉循行方向、腧穴分布部位所要求达到的组织结构等情况而...

http://qihuangzhishu.com/113/45.htm

共找到786,66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