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基础_中医诊断_【中医宝典】

...影响 诊的综合研究的专著 诊合参的意义 宋元以降医书、医案、方书中脉的位置与应用 图解性质的脉图 现代病名的诊断及辨证 小儿指纹诊断基础 医家对太素脉的态度 指纹的中医现代研究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中医诊断学发展...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zhenduanjichu-790-1.html

热疟似惊风伤寒_《幼科铁镜》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之、五.独惊类以及热疟、脐风前所未传,推拿传亦误.余父子两代于七十余年中,因症生悟,由悟入神,一见便知,一药便愈.倘所谓前无古而后无今者,非耶.今出兰亭真本,慎勿视为枫落吴江.凡症用药不过一、二、三味,甚至八、九味为度,独惊痫症用至...

http://zhongyibaodian.com/youketiejing/841-7-6.html

《医略》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卷。清·钱一桂撰于1818年。本书纂述《内经》、《难经》及历代诸家医书之要妙,以“改古今之同异,议论之经验,分诊之优劣”(见凡例)。卷一脉、治则及杂论,在汇集前人论述精要之同时,阐发了个人的见解。卷二内科、妇科主要疾病...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652.htm

《医略》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卷。清·钱一桂撰于1818年。本书纂述《内经》、《难经》及历代诸家医书之要妙,以“改古今之同异,议论之经验,分诊之优劣”(见凡例)。卷一脉、治则及杂论,在汇集前人论述精要之同时,阐发了个人的见解。卷二内科、妇科主要疾病...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986.htm

崔氏取花穴_《针灸大成》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用笔点记,即以前纸小孔安点中,分四方,灸纸角上各七壮。按:花穴,古人恐人不知点穴,故立此捷,当必有合于五脏俞也。今依此法点穴,果合足太阳膀胱经行背二行:膈俞、胆俞四穴。《难经》曰:『血会膈俞。』疏曰:『血病此。』盖骨蒸劳热,血虚火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dacheng/1043-12-6.html

慢性咽炎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肥厚性咽炎、萎缩性咽炎三种类型。一般通过症状与体征即可诊断。 本病属于中医学“嗌干”、“咽燥”、“梅核气”等证范畴。《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金郁之发,民病咳逆,心胁满引小腹,善暴痛不可反侧,嗌干,面尘,色恶。”李梴《医学入门》云:“风燥...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287.html

_《银海指南》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阳而脉不鼓指,证似阴而脉鼓盛者,此脉病相左也。阳盛者,脉必洪大,至阳盛之极,而脉反伏匿,阳极似阴也。阴盛者脉必微细,至阴盛而脉反躁疾,阴极似阳也。此病亢极,而脉忽反变也。又有从合之,如脉浮为表,宜汗之,此其常也。而亦有宜下者,仲景云∶若脉...

http://qihuangzhishu.com/751/64.htm

陆德铭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二、识病是关键,病与辨证相结合 三、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证经验 一、乳房疾病 二、复发性口腔炎 三、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 、疖病 五、甲状腺疾病 六、毒蛇咬伤 用药特色 黄芪 蜈蚣 医案 医话 一、多环节多途径调摄冲任 二、...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udeming/index.html

中医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方法多_【中医宝典】

...多种、研究渐深,如辨证论治、病立方及平衡状态思路。这些丰富的治疗方法,预示中医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前景十分广阔。 一、 经典益肾奠定了中医药治法的基础 在1964年修订的全国高等院校中医教材始有“经断前后诸证”病名,以滋阴潜阳,提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221.html

中医溃疡性结肠炎_【中医宝典】

...尚无特效的方法,而中医辨证施治的效果良好。兹将临床经验及体会浅谈于下,与同道交流。 湿热困脾型 多因外邪侵袭,饮食不节,或因湿热困脾,损伤脾胃所致。常见症状有腹痛,脓血样便,肛门灼热,里急后重,纳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宜清热解毒,燥湿...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508.html

共找到475,01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