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针_针法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针法操作时异常情况。即针入体内后;针体产生弯曲现象。多由于外界刺激使病人肌肉突然收缩或移动体位,或手法操作不熟练等原因引起。处理方法应先轻轻地挪动、恢复原来体位,根据针弯曲角度和方向,顺势将针徐徐拔出,切勿用力猛拔或捻转,以防折针。...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wanzhen-2464.html

得气_针法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针法名词,语出《素问·离合真邪论》(《灵枢·九针十二原篇》称“气至”,义同),即针感(或针响)。在针刺穴位后,经过手法操作或较长时间留针,使病人出现痠、麻、胀、重等感觉;行针者则觉得针下沉紧;称为得气。这种针感产生程度及其持续时间...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deqi-2410.html

难经补泻_《针灸大成》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传肺,肺传肝,肝传脾,脾传肾,肾传心,心复传肺,七传者死,谓传其所胜也。心病传脾,脾传肺,肺传肾,肾传肝,肝传心,间脏者生,谓传其子也。何谓补泻?当补之时,何所取气?当泻之时,何所置气?然,当补之时,从卫取气,当泻之时,从荣置气。其阳气不足...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dacheng/1043-7-6.html

三刺_针法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古代针法一种。其方法是把针刺入皮下深度分为三层。即先刺至浅层,再较深刺入,最后刺入更深部位(见《灵枢·官针篇》:「始刺浅之,以逐邪气而来血气;后刺深之,以致阴气之邪;最后极深刺之,以下谷气」)。即“齐刺”别名。参见该条。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sanci-2452.html

开阖补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刺补泻法之一。指起针时以开、闭针孔来分别补泻方法。《素问·刺志论》:“入实者,左手开针空也;入虚者,左手闭针空也。”后在此基础上发展成开阖补泻。以出针后轻轻按揉针孔,使其闭合不令经气外泄者为补法;以出针时边退边摇,针退出后不按针孔,...

http://qihuangzhishu.com/191/215.htm

开阖补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刺补泻法之一。指起针时以开、闭针孔来分别补泻方法。《素问·刺志论》:“入实者,左手开针空也;入虚者,左手闭针空也。”后在此基础上发展成开阖补泻。以出针后轻轻按揉针孔,使其闭合不令经气外泄者为补法;以出针时边退边摇,针退出后不按针孔,...

http://qihuangzhishu.com/191/435.htm

关于举办针灸新技术培训班通知_【中医宝典】

...晕针,易被接受,是治疗慢性病、老年病理想方法;同时介绍“张力平衡针法在中风偏瘫康复期应用”及“针刺在头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等2项省内针灸临床研究新成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各级中医针灸医师及中医相关各科临床医师。 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206.html

中药降糖作用_【中医宝典】

...,才发现多半是被查处打着中药招牌其实是加了廉价西药假药。江湖骗子能屡屡得手,其实是钻了群众中医知识盲区空子。 祖国医学对糖尿病早有论述,《黄帝内经》、《地黄丸类药物,确实能取得良好效果。中医、中药另一大优势就是治疗并发症,对糖尿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828.html

战国至东汉时期(4)《黄帝内经》_医药溯源_【中医宝典】

...之本,肝主疏汇和藏血,肾主生长发育生殖和水液代谢,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小肠主受盛和化物等。尤其是关于心与血脉关系论述,如“心主身之血脉”,“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等,说明当时人们已认识到心脏是主宰血液运行中心,血流运行“如环无端”地周行...

http://zhongyibaodian.com/suyuan/b34772.html

杨继洲与《针灸大成》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我国针灸主要学术经验,特别是收载了众多针灸歌赋;重新考定了穴位名称和位置,并附以全身图和局部图;阐述了历代针灸操作手法,加以整理归纳,如“杨氏补泻十二法”等;记载了各种病证配穴处方和治疗验案。 本书内容丰富,有系统完整针灸学理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86.html

共找到852,08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