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寒热_中医辩证辩证论治_【中医宝典】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寒热是阴阳偏盛偏衰的具体表现。辨寒热就是辨阴阳盛衰。辨别疾病的寒热性质,是治疗时立法用药的依据之一。 (一)寒证 寒证是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表现为机体功能活动抑制或衰减的证。多由外感寒邪,或因内伤久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224.html

_《中医儿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积是疳母,所以有积不治乃成疳”。但疳并非皆由食积转化而成。疳夹有积滞者,称为疳积,。[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1.辨病因疳的病因有饮食喂养不当,多种疾病影响及先天禀赋不足等,临床上多种原因互相掺杂,应首先辨别其主要病因,掌握重点,以利...

http://zhongyibaodian.com/erkexue/79-7-6.html

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一部总结疾病病因、病理、的专着_【中医宝典】

...叮嘱他用杏酪五味并佐以羊肉,一天吃几枚,可使疾病不复发。 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巢元方奉皇帝命令主持编撰了《诸病源候论》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系统总结疾病病因、病理、的专著,并对隋以后两代医学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祖国医学的发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668.html

什么是胃热炽盛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胃热炽盛是指由于胃中火热炽盛,胃失和降 而表现的实热证。又简称胃热、胃火,或胃实热证。多因过食辛辣温燥品,化热生火,或情志不遂,气郁化火犯胃,或邪热犯胃,以致胃火过旺而成。本证以胃脘灼热疼痛及实火内炽见症为审证要点。 【概念】...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438.html

饮食、劳逸证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腹痛泄泻,若误食毒品,则恶心呕吐,或吐泻交作,腹痛如绞,或见头痛、痉挛、昏迷等。【分析】饮食过量,超过了脾胃的运化功能,致食物不能及时腐熟运化,胃气不降,浊气不得下行,则见恶闻食臭,食纳不佳、胸膈痞满、吞酸嗳腐等症状。饮食伤在胃,气滞...

http://qihuangzhishu.com/92/59.htm

卫气营血辨证营分_中医辩证卫气营血_【中医宝典】

...营分是指温热邪,内陷心营深重阶段,以实质损害为主要病机变化。营分是以营热伤阴,心神被扰的病变为主,其病位在心和心包。本证的主要特点,是身热夜甚,舌红绛,心烦不寐或有神昏。营分多为气分不解而内传人营者;亦有从卫分证不经气分而直...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418.html

什么是脾阳虚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脾阳虚是指脾阳虚衰,失于温运,阴寒内生所表现的虚寒。又称脾虚寒证。多因脾气虚衰进一步发展而成,也可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或因寒凉药物太过,损伤脾阳,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而致。本证以气虚与虚寒象并见为辨证要点。 【概念】...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409.html

十二指肠溃疡尿素酶与胃粘膜相和型的关系_《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术】

...自从医学上发现幽门螺杆菌(Hp)是消化性溃疡发病的相关因素后,有人做过Hp与中医关系的研究。做过胃粘膜相微观分型的探讨。但是,目前为止,还没有从溃疡分期与Hp的检测和胃粘膜相微观分型及其中医型综合研究的报告。鉴于此,我们对500例...

http://qihuangzhishu.com/962/218.htm

仰月内障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病名。见《证治准绳·杂病》。为如银内障的早期。《张氏医通》卷:“瞳神下半边,有白气隐隐一湾,如新月仰而从下生向上也,久而变满,为如银内障。”参见如银内障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967.htm

发病容易,传变迅速_《中医儿科学》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术】

...易见呈阴伤阳亢,表现为热证;又由于“稚阳未充”,故易见阳气虚衰,表现为寒证。寒热和虚实之间也易于兼夹与转化。例如,风寒外束之寒实证,可迅速转化成风热伤卫,甚至邪热人里实热证。若是正气素虚,又易于转成阳气虚衰的虚寒或者阴伤内热虚热。...

http://qihuangzhishu.com/79/64.htm

共找到438,76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