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分瘀滞,用活血化瘀法治之。药用金铃子10克,延胡素10克,生蒲黄10克,赤芍10克,炒五灵脂10克,柴胡6克,香附10克,青陈皮各10克,焦三仙各10克,水煎服,7剂。复诊,药后痛止纳增。嵌上方加减治疗1个月,疼痛未再发作,遂停药观察,...
...补,故有益气阴、清虚火之法治愈淋证之案;肾炎多责之湿、毒、瘀,常人一味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但路志正认为许多肾炎蛋白尿患者缘于脾肾亏虚,而无明显的实邪内阻,单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品则更加损伤脾肾,从而加重尿蛋白,故有健脾益肾为主治愈肾炎之案...
...?白,虚胖,腰膝酸软,形寒肢冷,腹胀纳差,大便溏薄,夜尿多,舌淡苔薄白润,脉沉无力。治法:健脾助运,温阳化湿。选方:理中汤加味。药物:附子12g、黄芪30g、干姜10g、炙甘草9g、泽泻12g、淫羊藿12g。加减:夜尿多加破故纸12g、巴戟...
...患儿形体高大,神情呆滞,胆怯少语,坐立不安,举止粗暴,稍不如意则大叫大嚷。 【查体】 舌质淡,舌尖红,有瘀点,全舌满布厚腻白色兼微黄苔,脉缓滑。 【诊断】 智力低下(中医:五迟、五软)。 【辨证】 痰瘀阻滞。 【治法】 涤痰开窍,活血通络。...
...大意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仲景)夜寒者.阴气旺于阴分.昼寒者.阴气上溢阳中.重阴者.昼夜俱寒.(东垣)内因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内经)此第言阴阳正虚之病.他如风寒暑湿痰火郁瘀痈疮.一切邪气怫郁于表.表中之阳气...
...慨叹:“惟血府之血,瘀而不活,最难分别。”笔者对此深有体会。初随刘保和临诊过程中,见其用此方疗于多种疑难病症,疗效甚佳,他运用此方有以下指征:患者觉平素周身沉困而重,休息特别是睡眠后加重,活动后减轻;敲击右胁肋牵引剑突下疼痛,伴或不伴剑突下压...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戸括切,音佸。水名。《水經》活水,出壷關縣東玷臺下。 又生也。《詩·周頌》實函斯活。 又《孫穆·雞林類事》高麗方言謂弓曰活。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活切,音括。與𣴠同。活活,水流聲。...
...经云。阳虚则外寒。奈何。曰。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今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而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栗。恶寒者。虽当夏月。若遇风霜。欲得重绵。时觉凛凛战栗如丧神守。此热伏于里。而反觉自冷。实非寒也。或曰。往往见有服热药而愈者。何也。曰...
...目录 《医学衷中参西录》振中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振中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学衷中参西录》:振中汤【处方】白术18克(炒)当归身6克 陈皮6克 厚朴4.5克 生明乳香4.5克 生明没药4.5克【功能主治】健脾化湿,活血通络。治...
...刘某,由泻转痢,旬日于兹,肌热无汗,瞳散目窜,舌白,脉软数,已涉慢途,恐难挽敷。 【诊断】 小儿惊厥(中医:慢惊风)。 【辨证】 脾虚肝亢。 【治法】 温中健脾,缓肝理脾。 【方药】 上安桂(后下)1. 5g,活磁石(先煎)30g,生龙齿...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