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与祖国医学文献中记载的“天疱疮”、“火赤疮”相类似 [3] 。如《黄连膏是我院自制药剂,它具有清热解毒、止痛生肌润燥之功效,药物直达病所,内外结合中西结合治疗,使得疗效好,疗程短,无复发。 参考文献 1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第3版.南京:...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日前在京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第三届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将于9月22至24日在广州召开。 国际内地与港澳台专家聚广州 本届大会以「传承、创新、和谐、发展」为主题,宗旨是总结交流世界结合医学及我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实践成果,展示...
...人才,为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和传承中医药文化及科学技术,以贡献于全人类;在安排上,还应该以科学发展观加以协调,也注意培养一大批中西医结合人才,协同工作,不可以只顾一头,丢了另一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第3条还明确指出“中医西医两种医学...
...目标、方法和措施,从临床效果出发重视理论的研究,有重点、有要求;由少到多、由点到面,有计划地进行,方可逐步形成成果。人才培养是实现中西医结合的重点中西医结合应在中、西医学两个不同学术理论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取其精华,方可取得成效。如果失去中医...
...全国各地广泛地开办了西医学习中医班,“西学中”逐渐形成了高潮;中医学习西医也蔚然成风。至1958年第一批“西学中”班结业,第一批中西医结合高级医生诞生,为中西医结合内科工作的广泛开展,在人员及其素质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临床...
...都需要克服。 重视对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 我们应对中药毒理学及毒代动力学研究给予重视。在临床上,有些人随意加大中药剂量,结果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如有些人将贯众的用量加大到30克,导致患者出现尿闭,而《中国药典》规定,每剂中药贯众的用量仅为...
...密不可分的,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内经》中也反复提到“人与天地相参与,与日月相应也”、“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并借助当时先进的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
...红光低,黄光高。这些结果与临床肉眼判断结果基本一致。认为测色仪器可为中医面部色诊提供一定的客观指标。 中山医科大学科研人员测定了217例五脏病患者面色,与正常组比较,五脏病面色均偏晦暗,以肝病组最暗黑,心病组最偏红,脾病组面黄少华,肾病组...
...有效。 慢性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中药加用抗生素,本病就易于控制了。中医治疗,并间断服用抗生素,可以奏效。 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治疗晚期病例很难,但中西医结合治疗比纯西医治疗效果更好。 中风后的偏瘫中医有些促进血行的中药,可预防发作,并可减轻...
...标准均依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为准,所有治疗病例均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治愈好转以胃镜检查为准。1.2 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中西医两法治疗。①西医治疗:①灭滴灵片0.2g,3/d口服,庆大霉素注射液8万U,加水约10...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