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像病毒性脑炎那样直接损伤大脑,影响智力,但可能出现昏迷、、脑疝和呼吸衰竭,甚至危及生命。专家介绍说,得病后先是发热、随后头疼、继而出现喷射性呕吐,这三大症状被专家称为“流脑警号”。 成年人感染儿童常见传染病,主要和他们的免疫能力有关。专家...
...感染﹐也无副作用﹐畜接受免疫后可对动物保护四至五个月﹐疫苗在摄氏八度下可保存一年﹐已达到高质量的畜用疫苗标准。 口蹄疫是当今世界上最为严重的家畜﹐危害牛﹑猪﹑羊等偶蹄类动物﹐以传播迅速﹑感染率高而着称﹐国际兽疫局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之首。 ...
...伤寒(typhoid fever)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经消化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长程发热、全身中毒症状、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玫瑰疹及白细胞减少等。主要并发症为肠出血、肠穿孔。...
...猩红热(scarlet fever)为β溶血性链球菌A组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是突发高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充血性点状皮疹和退疹后明显的脱屑。少数病人可引起凡、肾、关节的损害。...
...新华网澳门8月4日电(记者潘国俊)由国家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率领的卫生部代表团,4日参加了在澳门举行的粤港澳传染病控制的整体策略和中医药最新发展情况等。 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司长崔世安说,澳门特区自成立以来,一直得到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
...手足口病是一种新的传染病,发病年龄可以从4个月的婴儿到30岁的成人,但以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预防: 1)预防手足口病,要注意居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 2)多饮白开水或清凉饮料,多吃新鲜蔬菜和瓜果。 3)流行季节,可用中药板蓝根...
...黑热病(Kala--azar)又称内脏利什曼病(Visceral Leishmaniasis),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经白蛉传播的慢性地方性传染病。临床上以长期不规则发热、进行性脾肿、消瘦、贫血、白细胞减少及血浆球蛋白增高为特征。...
...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该病。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命名。早期发现的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cox a16型,1969年ev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此后ev71感染与cox a...
...近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针对北京春季各种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特点和近期呼吸道疾病监测情况,提请广大市民注意预防各种呼吸道疾病。据介绍,流脑、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多发期应减少集会,尽量少到人群密集和通风效果差的公共场所去,...
...本报8月10日讯(记者张振中 通讯员李益德 李剑锋)夏季流行性肠道传染病的流行。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