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论(十四)_《中国医籍考》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吴氏(有性)温疫论〕二卷 存自序曰。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其传有九。此治疫紧要关节。奈何自古迄今。从未有发明者。仲景虽有伤寒论。然其始自太阳。或传阳明。或传少阳。或三阳。竟自传胃。盖为外感风寒而设...

http://qihuangzhishu.com/485/73.htm

仲景伤寒补亡论》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郭雍 朝代:宋 年份:公元1181年 徐序 刘序 朱子跋郭长阳医书 自序 卷一 伤寒名例十问 叙论五问 治法大要九问 伤寒脉及刺六问 张仲景华元化五问 卷二 仲景辨脉三十八条 卷三 仲景平脉四十五条 卷四 六经统论二十二问 ...

http://qihuangzhishu.com/673/index.htm

《伤寒百十三方发明》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又名《伤寒方论》。一卷。清·徐彬撰。刊于1667年。作者推崇喻嘉言《尚论篇》,但认为喻氏书略于方论,遂用心于此,选录《尚论篇》中论证大意,分注于《伤寒论》113方之下,并能于方解中发挥己见以阐析仲景立方深意,可从方论中体会辨证选...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94.htm

《伤寒百十三方发明》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又名《伤寒方论》。一卷。清·徐彬撰。刊于1667年。作者推崇喻嘉言《尚论篇》,但认为喻氏书略于方论,遂用心于此,选录《尚论篇》中论证大意,分注于《伤寒论》113方之下,并能于方解中发挥己见以阐析仲景立方深意,可从方论中体会辨证选...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80.htm

仲景全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丛书。①二十六卷本。汉·张仲景等撰述。明·赵开美校刻,初刊于16世纪未。全书包括张仲景《伤寒论》十卷,成元己《注解伤寒论》十卷,宋云公《伤寒类证》三卷,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三卷,共四种。②二十卷本,刊于清·光绪年间。包括张卿子参注《...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712.htm

仲景全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丛书。①二十六卷本。汉·张仲景等撰述。明·赵开美校刻,初刊于16世纪未。全书包括张仲景《伤寒论》十卷,成元己《注解伤寒论》十卷,宋云公《伤寒类证》三卷,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三卷,共四种。②二十卷本,刊于清·光绪年间。包括张卿子参注《...

http://qihuangzhishu.com/196/737.htm

论疮肿诊候入式_《外科精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甲乙》及叔和、仲景、扁鹊、华佗、《千金》、《外台》、《圣惠》、《总录》,古今名医诸家方论之中,诊候疮肿之说,简编类次,贯成篇帙。首载诊候入式之法,次论血气色脉参应之源,后明脉之名状、所主证候及疮肿逆从之方,庶使为疮肿科者,览此则判然可晓,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jingyi/852-3-1.html

漫话仲景时代药罐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提起药罐,中国人并不陌生,那是传统中药的煎煮工具。张仲景被尊为中医的“医圣”,他所处于的时代的药罐又该是什么样子呢?与今天的药罐又有什么不同么?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探讨。 首先,仲景时代的药罐是个什么样的形状?其大小规格又是如何?其形状无疑...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47.html

学者私淑发挥多_【中医宝典】

...了总体评价,并归纳为“外感仲景,内伤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要遵诸家之法,“一以贯之,斯医道之大全”。还归纳丹溪治杂病“不出乎气血痰。故用药之要有三:气虚用四君子汤,血虚用四物汤,痰用二陈汤。又云久病属郁,立治郁之方曰越鞠丸。...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95.html

蜜煎导通大便,_《汤头歌诀》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仲景用蜜熬如饴,捻作挺子,掺皂角末,乘热纳谷道中,或掺盐。)或将(猪)胆汁灌肛中。(用猪胆汁醋和,以竹管插肛门中,将汁灌入,顷当大便,名猪胆汁导仲景)。不欲苦寒伤胃府,阳明无热勿轻攻。(胃府无热而便秘者,为汗多津液不足,不宜用承气妄...

http://zhongyibaodian.com/tangtougejue/842-7-7.html

共找到94,33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