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学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穿心莲、四季青等,大大丰富了祖国医药学宝库,对单味研究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把复方研究及活性成分的研究紧密地联系起来。中药化学成分是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近年来从250余种中草药分离出很多有效成分。中药(特别是复方)的代动力学研究相当...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72.htm

中药西药 谁的毒副作用小?_中西合璧_【中医宝典】

...毒副作用确实不容忽视。若干年前,对一些常用的西药的副作用,在药物说明书上也讲得很少,现在已大大改进。抗菌药氟哌酸为例,此的抗菌作用很强,早年在投入临床使用以前,由于在前期的动物实验阶段发现可引起幼犬和胎鼠的软骨损害,故在投产后,在说明书上...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xihebi/b34832.html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中药、天然药物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的通知_【中医宝典】

...成份的变化。  复方制剂应注意考察项目的选择,注意试验中信息量的采集和分析。为了确定药物的稳定性,对同批次不同取样时间点及不同批次样品所含成份的一致性进行比较研究,是有意义的。  (五)分析方法  稳定性试验研究应采用专属性强、准确、精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610.html

九院士两药学专家联合建议开展中药代谢组学研究_【中医宝典】

...和安全性等方面的研究,并获得可喜的发展。 为中药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复方中药是中国医药学的精髓和宝贵财富,对其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对于继承和发展医药,并赢得全世界的认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复方中药的药味多、成分复杂,加上辨证施治的用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7938.html

浅论西医的研究对象与方法_【中医宝典】

...整体思维和方法论上有其优越性,但在分析还原层次上又有明显不足。西医则相反,重视分析还原而易忽略整体。因此,必须把中西医学的研究对象更加具体化,方能使人更好地了解医学和西医学。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最基本的观念之一。辨证是论治的前提,而“证”或“...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540.html

国内新药研发 重在现代中药_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国际药物研发的最新动向如何?对国内药物研发有何启发和影响?通过分析,几位业内人士都指出,国内药物研发的突破点在于现代中药。 用西药方法研究现代中药 陈校园(广州康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国际上依靠传统方式研究新药的难度越来越大,寻找...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209.html

药学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可喜的成就。近年来,我国对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理研究较多,且中草药或植物的化学成份为主要对象,对不同药物进行了病理模型,心脏电生理特性及动作电位等方面的研究,其中某些药物如小檗碱,甲基莲心碱,葛根素值得注意,抗心肌缺血药物葛根黄酮类及丹参都...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40.htm

新型给系统基础研究如火如荼_【中医宝典】

...依然是药学科技工作者关注的热点,在两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和10项三等奖,均有卓越成果显现。这与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启动的“创新药物研究开发技术平台建设”项目,新制剂与新释系统技术平台的建设内容相一致。该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主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1993.html

中医药科研要加强方法论研究_【中医宝典】

...病因、病理、病位。中药讲性味归经,西药讲消灭“敌人”,讲改变人体局部的理化状态。因此,中医研究要从临床总结归纳出辨证论治的方法、思路,中药研究则应研究中药的药性,研究中药的药性理论与中医理论的关系,以及有可能作为中药的东西的药性,使之成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431.html

加强中药专利代理研究的探讨(续)_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三、中药专利代理应注意的问题 1.中药处方和中药配方的区别 (1)中药处方 是指医生为病人所开的中药为主要组成成分的药方,既可以全部由中药药味组成,也包括中药为主同时含有少量化学的处方。中药处方按药味数目分有单方和复方之分。按处方...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231.html

共找到483,99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