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伤肺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指肺受火热所伤,引起咳血或咯血的病理。临床上分实热和虚热。实热多因外邪郁而化热,热伤肺,或肝脉实火,上迫于肺所致,咯血量多,发热面赤,舌红苔黄,脉多滑数;虚热多因平素肺肾阴亏,虚火灼肺所致,咯血量少,或仅痰中带血,可兼见低热,午后潮热...

http://qihuangzhishu.com/109/844.htm

瘀血在《金匮要略》中的诠释_【中医宝典】

...可分为知血活血法、活血化瘀法、破血逐瘀法三类。 《金匮要略》为后汉张仲景所著,誉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典著作。书中有关瘀血的论述有32处,其中内科瘀血15处;外科瘀血1处;妇科瘀血16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56.html

专家提醒病态肥胖有十大信号_【中医宝典】

...有一些肥胖并非由于贪吃,而是由于身体上某些原发性疾病所导致的病态肥胖。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内分泌科副教授曲伸总结了临床常见的十种病态肥胖伴发症状,提醒人们引起注意并及时诊治。 信号一黑棘皮病 主要表现为皮肤色素沉着、角质增多...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7650.html

儿科病理特点_《中医儿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转化,即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虚实是指人体正气的强弱与致病邪气的盛衰而言,如《素问·通评虚实》说邪气盛则实,正气夺则虚。小儿患病,邪气易盛而呈实证,正气易伤而呈虚证,因正不敌邪或素体正虚而易于由实转虚,因正盛邪却或复感外邪又易于由虚转实...

http://zhongyibaodian.com/erkexue/79-3-2.html

卫当出于上焦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灵枢集注》云卫者,阳明水谷之悍气,从上焦而出,卫于表阳。故曰卫出上焦。此外,《中藏经》、《针灸甲乙经》、《黄帝内经太素">黄帝内经太素》卷十二、《千金要方》卷二十第四、《外台秘要·三焦病脉》等均作卫出上焦,且《中藏经》的成书...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139.html

中医词典拼音B第四篇_《中医词典》a~b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胞①脉学名词。分布于胞宫上的络脉。《素问·奇病者,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肾……②胞,同包。指心包。《素问·痿悲哀太甚则胞绝。《医门棒喝二集》卷一居于膻中,……盖心脏如人,包络如人穿之衣,膻中如人居之屋,...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0/166-2-4.html

燥邪实质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不是什么疏忽,也不足为怪,实际上,言湿言热,燥在其中矣。那么,燥邪的实质是什么呢? 阴竭而燥 风夹温热而燥生 叶天士《温热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80067.html

五轮学说_《中医眼科学》_中医五官书籍_【岐黄之术】

...眼》的记载为早。至于将眼划分的各个部分名之为,《审视瑶函·五轮所属》的解释是取其像如车轮圆转运动之意。五轮学说源于《内经》。如《灵枢·大惑》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

http://qihuangzhishu.com/82/13.htm

中医谈话食疗_【中医宝典】

...、之邪的致病特点有四 1.为阳邪,其性先上,故火之为病,常见面红,目赤,发烧,舌边、舌尖红肿或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咽红肿痛。 2.耗气伤津,消灼阴液,往往口渴喜冷饮,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 3.入血分可使...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40.html

《内经》制怒方法初探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治疗烦躁、怒狂等,即是对《内经》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驱邪制怒 《内经》还提出了邪气导致多怒的观点,如《素问·缪刺》说邪客于足少阴之,令人嗌痛,不可内食,无故善怒,气上走贲上。指出邪客于足少阴之无故善怒的原因,这里没有明确...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303.html

共找到597,55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