痿症候_类证治裁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脾缓甚为痿厥。(内经痿 ,虚者生,紧急疾者死。(脉经)尺虚弱,缓涩而紧,为足痛,或为痿。()痿多浮而大。(子和)...

http://qihuangzhishu.com/592/218.htm

古代法存在不足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由于由定位向定性转化与“执筒驭繁”要求,因此逐步向独取寸口单一方法发展。古代后期,这种方法已经趋于完成,于是亦就失掉了若干宝贵全身性检查有价值内容。所以若干古法佚失,并不是王叔和著脉经开始,亦即后世法造成,而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33.html

家索隐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学著作。二卷。清·罗浩辑。刊于1799年。罗氏参阅脉经以下有关论脉著作45种,其中辑录崔紫虚、余抑庵、张石顽三家学说尤多。取其精华,参附自己见解,加以归纳整理而成此书。书中以李士材所论二十八为主体,益以张石顽所增附之;又据宋...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238.htm

家索隐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学著作。二卷。清·罗浩辑。刊于1799年。罗氏参阅脉经以下有关论脉著作45种,其中辑录崔紫虚、余抑庵、张石顽三家学说尤多。取其精华,参附自己见解,加以归纳整理而成此书。书中以李士材所论二十八为主体,益以张石顽所增附之;又据宋...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786.htm

何以察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概念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里。至,是至高无上;真,不是假;要,重要。最真实不虚,最重要论述就这一篇里。我们放在这一篇,而不放在其他篇,就可以看出它确实是一个关键因素。“至真要大论”具体讲述前,有黄帝一段...

http://qihuangzhishu.com/145/75.htm

中医脉象之虚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虚不是单因素脉象而为复合了浮、大、无力脉经以前虚含义是概念性,就是无力意思,但后世法赋予它具体综合条件,就不是概念性质了。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证并治第六:“夫男子平人,大为劳,极虚亦为劳。”仲景将...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46.html

中心论是中医诊疗特色_【中医宝典】

...以为中心诊治疾病,中医历来都极为重视。素问·至真要大论不仅有分类十九条内容,而且特别强调临床中的普遍意义。曾不止一次地告诫“审查,无失气宜”,“谨守,各司其属”。仲景伤寒杂,就以六经论“伤寒”、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439.html

二维为_奇经八脉考

...理中汤主之。凡热痛,兼少阴及任脉者,金铃散、延胡索散;兼厥阴者,失笑散;太阴者,承气汤主之。若营血内伤,兼夫任冲手厥阴者,则宜四物汤、养营汤、妙香散之类,因病药之。如此,则阴阳虚实,庶乎其不差矣。 王叔和脉经曰:寸口少阴斜至太阳,是...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725.html

(阴)_家正眼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时为秋,人为肺。肺应秋金,天地之气,至是而收敛,人身一小天地,故畜缩之象相应,而短见也。内经曰∶“短则气。”盖以气属阳,主乎充沛,若短独见,气衰之确兆也。然肺为主气之脏,偏与短相应,则又何以说也。素问曰∶“肺之平,厌厌聂聂,...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azhengyan/801-5-10.html

莫过度拔高“据断症”——与胡心藻先生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通过探求证候和(可借此推断症状),指导处方用药。这是笔者文中反复申明。 笔者临床中,比较欣赏这样中医诊疗流程:先对病人望诊、问诊,然后把脉,参研结果与其他诊法结果是否一致,分析元气阴阳偏盛,体察邪之所在,探求...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5721.html

共找到1,110,86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