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六经解一_研经言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所列六经,与·热病论不同。热病论根据气行之脉络言,故所着症,与·经脉篇义合。伤寒论根据邪入之次序言,故所着症,与·经脉篇义不合。经脉三阳经皆有头痛,阳明始有恶寒,而仲景乃皆入之太阳,更以胃实为正阳明;经脉嗜卧...

http://qihuangzhishu.com/769/86.htm

明六经,识方证,人人可入仲景门——伤寒论学习体悟_【中医宝典】

...学习中医,必须要学好伤寒论,用好经方,人人可以成为仲景的“入室弟子”。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204.html

吴塘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上不可多得的具有建设性的代表人物之一。------------------------------吴瑭(1758~1836),字配珩,又字鞠通。江苏淮阴人。少习儒,十九岁而父病亡,哀痛欲绝,遂广购方书读之。至张仲景伤寒论·“外逐荣辱,...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wutang/index.html

容斋续笔··卷第一(十八则)_容斋随笔

...诗云“知君苦思缘诗瘦”,乃迪也,其能诗可知。今考之唐史·艺文志,凡别集数百家,无其书,其姓名亦不见于他人文集,诸类诗文中亦无一篇。白乐天作元宗简集云:“著格诗一百八十五,律诗五百九。”至悼其死,曰:“遗文三十轴,轴轴金玉声。”谓其...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4338.html

巫祯来先生论中医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是方法论。 内经是基本功。 老子是智慧观。 孙子是计谋。 四部经典,不仅要熟读,而且要领会精义,灵活运用,自然能"胆欲大而心欲细,智欲圆而行欲方"。 祖父泰裕公认为还在上述基础上应该精读四部医书:伤寒论金匮要略...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14.html

春夜宴桃李园 / 春夜宴弟桃花园译文及注释_【古诗文大全】

...曹丕与吴质书:"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有以:有原因。这里是人生有限,应夜以继日的游乐。秉,执。以,因由,道理。 (6)阳春:和煦的春光。召:召唤,引申为吸引。烟景:春天气候温润,景色似含烟雾。 (...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fanyi/4394.html

”字的康熙字典_康熙字典的解释_康熙字典的意思

...唐韻徐呂切集韻韻會正韻象呂切,𠀤音緒。爾雅·釋宮東西牆謂之所以別內外。此謂室前堂上東廂西廂之牆也。集韻或作㘧䦽。 又玉篇學也。·王制夏后氏養國老于東,養庶老于西序。,大學,...

http://hanwen360.com/k/5E8F.html

伤寒论中的“自愈”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过程,即“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如伤寒论第58条所说:“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亦即“阴阳自和”是“必自愈”的内在动力,是人体经过漫长进化所具有的自愈功能。 我们要重视机体的这种自愈...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245.html

华佗传看汉代权量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于是在权量的表述时也透着一种“经验”的特点。以“方之祖”的伤寒论金匮要略记载为例,如金匮要略·厚朴麻黄汤方中“石膏”一味旁注有“如鸡子大”。金匮要略·半夏麻黄汤方下有“右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小豆大”字样。伤寒论·柴胡...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288.html

卷十二·九首_元丰类稿

...李白诗集后序李白诗集二十卷,旧七百七十六篇,今千有一篇,杂著六十篇者,知制诰常山宋敏求字次道之所广也。次道既以类广白诗,自为,而未考次其作之先后。余得其书,乃考其先后而次第之。 盖白蜀郡人,初隐岷山,出居襄汉之间,南游江淮,至楚观...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0317.html

共找到644,68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