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发热状类伤寒不可发汗_《女科经纶》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吴蒙斋曰∶新产后伤寒,不可轻易发汗。产时有伤力发热,有去血过多发热,有恶露发热,有三日蒸乳发热,有早起劳动、饮食停滞发热。状类伤寒,要在仔细详辨,切不可便发汗。大抵产后,大血空虚,汗之则变筋惕肉 ,或郁冒昏迷,或搐搦,或便秘,其害非轻...

http://qihuangzhishu.com/670/464.htm

感冒宜忌原则_【中医宝典】

...感冒,俗称伤风。根据发病季节或症状不同,中医通常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大类型。风寒感冒多表现为发热怕冷,头疼全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痰为白黏痰,舌苔薄白;风热感冒者发 热怕冷,头痛,咽喉疼,咳嗽痰为黄稠脓性痰,舌苔微黄。至于气虚感冒...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7719.html

妇人产后病脉证_《金匮玉函要略述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发热头痛。表邪也。然面正赤。此非小可淡红。所谓面若妆朱。乃真阳上浮也。加之以喘。气高不下也。明是产后太虚。元气不能自固。而又杂以表邪。自宜攻补兼施。产后下利虚极。〔徐〕凡痢者。湿热非苦寒除。故类聚四味之苦寒不为过。若和血安中。只一味甘草及...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kuiyuhanyaolveshuyi/766-6-2.html

胎前产后_《秘传证要诀及类方》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有头痛恶风而发热。惟血虚即但发热而无余证。名曰蓐劳。宜于前血虚证求药。产后血虚而烦。蒲黄隔纸炒。东流水调下。产后腹疼。恶血不止。诸药效。宜芎归汤加五味灵脂玄胡索煎。妊妇子死或死。胎动决安水酒宜合煎芎归。未死即安已死即下。戴腹庵谓累曾经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michuanzhengzhiyaojuejileifang/721-16-6.html

感冒的四剂“药茶”方_百病药茶_【中医宝典】

...三剂 取生姜3片、红糖适量。以开水冲泡,每日1~2次,随时温服。适用于风寒感冒、发热头痛、咳嗽或恶心、呕吐、腹胀、胃痛等症。 第四剂 取生姜、苏叶各3克。放入杯内以开水冲泡10分钟,代茶饮用,分早晚2次温服。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感冒...

http://zhongyibaodian.com/yaocha/a13636.html

体虚感冒也要分型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蒲昭和 成都中医药大学 体虚感冒是常见的风寒感冒、风热感冒等证型之外的一种较为特殊的感冒类型。体虚感冒是指人体素虚、表卫固而引起的感冒。体虚感冒者主要见于体弱之小儿、妇女和老人,患某些慢性疾病,以及长期运动少、工作过劳、紧张的人,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817.html

针灸治疗感冒_针灸推拿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概说】 感冒是以头痛,鼻塞,流涕,恶风寒,发热为主症的一种外感病。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两季为多。根据感邪性质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分为风寒、风热两大类。一般病轻者称“伤风”,在一个时期内引起广泛流行者,为时行感冒,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7540.html

感冒鉴别诊断_如何诊断感冒_查疾病_【疾病大全】

...还有发热重、痰液粘稠呈黄色等特点。治疗应以辛凉解表为原则。病人可选用感冒退热冲剂、板蓝根冲剂、银翘解毒丸、羚羊解毒丸等药物治疗。风热型感冒病人忌用九味羌活丸、理肺丸等药物。 三、暑湿型感冒:病人表现为畏寒、发热、口淡无味、头痛、头胀、腹痛、...

http://jb39.com/jibing-zhenduan/GanMao266009.htm

食物也可能是头痛_【中医宝典】

...几乎每个人都有头痛的经历。严格来说,头痛应该是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头痛的原因非常多,感冒发热、五官疾病、血压异常、视力障碍、中毒、中暑、感染、外伤、神经衰弱、疲劳等,都可能引起头痛。 饮食不当也是造成头痛的一种常见因素。一些食物因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308.html

感冒怎么使用蜂蜜轻松对抗感冒_【中医宝典】

...),是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临床以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咳嗽、咽痛、声嘶等为基本特征。其治疗方针是应迅速减轻病情、缩短病程、预防并发症。蜂蜜产品及其配方对此有良好的预防作用。用蜂蜜、姜汁按1比1的比例配制的蜜姜感冒饮,可治疗由...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093.html

共找到436,99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