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使译文

...黄帝问岐伯道:我听说针刺疗法中有通过面部五官观察反映五脏变化的种气色来诊断病症的方法。气,是受五脏变化支配的,也与时相配合,我想知道五脏变化是如何反映出来的。 岐伯说:人的五官,是五脏在外的反映。 黄帝说:我想知道五官如何反映五脏的...

http://www.wenxue360.com/guji-fanyi/905.html

夷坚丙志卷 徐秉钧女_《夷坚志》

...是我受生处.他曰至黄土山前米铺之邻访我.彼家亦且作官人.言讫而觉.以语徐.徐所居在安溪村.不知黄土山为何地.或曰.乃南郭外一市.去城财里.即往寻迹.正得一米肆.其邻若士人居.询之.云叶子羽秀才宅.验与梦相符.投刺入谒.从容及其子弟.叶曰...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7848.html

使第三十七_《灵枢》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刺有五官阅,以观气。气者,藏之使也,时之副也。愿闻其使当安出?岐伯曰:五官者,藏之阅也。黄帝曰:愿闻其所出,令157可为常。岐伯曰:脉出于气口,色见于明堂,色更出,以应五时,各如其常,经气入藏,必当治里...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298.html

夺_《灵素节注类编》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十五日而矣。其腹大胀,四末清,脱形,泄甚,是一逆也;腹胀便血,其脉大,脉绝,是二逆也;咳,溲血,形肉脱,脉搏,是三逆也;呕血,胸满引背,脉小而疾,是四逆也;咳,呕,腹胀,且飧泄,其脉绝,是逆也。如是者,不过一时而矣。工不察此者而刺之,是谓...

http://qihuangzhishu.com/622/164.htm

邪脉_四诊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指“邪”致病所出现的脉象,古代用以说明五脏间的病理变化,今较少应用。例如:肝脉应弦细而长,若肝病出现浮濇而短的脉象,是肺乘肝,为贼邪脉,表示病情险恶;若肝病出现洪大而散的脉象,是心乘肝,为邪脉,病可治;若肝病出现沉濇而滑的脉象,是肾乘...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wuxiemai-1407.html

卷三十六 杂修摄部_《云笈七签》

...,犹百官也;神犹君也,血犹民也。 《养生传》曰:一日之忌,暮勿饱食;一月之忌,暮勿大醉;一岁之忌,慎勿远行;永久之忌,勿向西、北二方大小便,露赤也。 孟春《坤》《乾》泰斗建寅,日在,律中太簇,将东方,月德丙,月合辛,生气子,天利卯,富...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743.html

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上指邪气于上、正气虚于下的证候。 【上】 指邪气于上、正气虚于下的证候。上和下是相对而言。如脾胃虚弱、中气不足而复感寒邪,一方面有腹痛、大便溏、肢冷等下虚证;另一方面因寒邪外束肺卫,也可出现恶寒、头项痛、喘咳等相对属于上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972.html

色第四十九_《灵枢》

...两侧,首面上于闲庭,王宫在于下极,藏安于胸中,真色以致,病色不见,明堂润泽以清,五官恶得无辨乎?雷公曰:其不辨者,可得闻乎?黄帝曰:色之见也,各出其色部。部骨陷者,必不免于病矣。其色部乘袭着,虽病甚,不矣。雷公曰:它色奈何?黄帝曰:...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310.html

什么是上?_气功基础_【中医宝典】

...所谓“上”,是指身体上部(脐以上)轻松虚灵;“下”,是指身体下部(脐以下)充实有力。 关于虚实的概念,在中医八纲辩证中是指正气与邪气的比较,正气不足为,邪气有余为实。这里论及练功中的虚实,与八纲辩证中的虚实完全是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

http://zhongyibaodian.com/qigong/a13328.html

迟、软_【中医宝典】

...迟、迟是指立迟、行迟、语迟、发迟、齿迟;软是指头项软、口软、手软、足软、肌肉软,均属于小儿生长发育障碍病证。西医学上的脑发育不全、智力低下、脑性瘫痪,佝偻病等,均可见到迟、软证候。迟以发育迟缓为特征,软以痿软无力为主症...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278.html

共找到224,81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