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邪变_《类经》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灵枢·变篇》全。风厥汗出、消瘅、寒热、留痹、积聚。)黄帝问于少俞曰∶余闻百疾之始期也,必生于风雨寒暑,循毫毛而入腠理,或复还,或留止,或为风肿汗出,或为消瘅,或为寒热,或为留痹,或为积聚,奇邪淫溢,不可胜数,愿闻其故。夫同时得病,或...

http://qihuangzhishu.com/481/240.htm

虚死_《类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素问·玉机真藏论》 附∶虚损治法)黄帝曰∶余闻虚实以决死生,愿闻其情。岐伯曰∶实死,虚死。(实者,五脏之实也。虚者,五脏之虚也。虚具者皆死。然气虚至尽,尽而死者,理当然也。若实者,何以亦死?盖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不脱不...

http://zhongyibaodian.com/leijing/481-19-13.html

游译文及注释_【古诗文大全】

...译文 有个经过江边的人,看见一个人正带着一个小孩想把他投到江里,小孩吓得直哭。这人问他原因,那人回答:“这孩子的父亲擅长游泳。”孩子的父亲虽然擅长游泳,这个小孩难道也立即会游泳吗? .用这种观点对待事物,也一定是违反常理的。注释 ①:...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fanyi/11082.html

痹名状_《明医指掌》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肺痹者,烦满喘呕。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嗌干而呕,噫,厥气上则恐。肝痹,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肾痹,胀,尻以代踵,脊以当头。脾痹,四肢怠惰,发咳呕汁,上为大塞,痹汤主之。(方见后风痹。)...

http://qihuangzhishu.com/640/282.htm

色”养五脏_膳食养生_【中医宝典】

...在中医养生理论中,根据五行(木、火、土、金、水)学说,把自然界呀酸、苦、甘、辛、成)、色(绿、红、黄、白、黑)与众多的事物属性联系起来.以说明人与大自然的关联。 人生活在天地之间,自然环境之中,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应和大自然...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752.html

怒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证名。即喜怒。指易于发怒,甚或可无故自怒。多属肝病之常见证候。《素问·脏气法时论》:“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怒。”临床以肝实气滞较为常见,其证以怒、胁肋或胁腹痛胀(或痞满)为主,宜用柴胡疏肝散、四磨汤、香甘散或小柴胡汤加香附、...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221.htm

卷八·亡三四_《长短经(反经)》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天下必然的规律,但这必须从长远来看才行。 有时做善事未得善报甚至还得了恶报;相反有人做恶却未得恶报反而有善报,这都是因为或恶的积累还未达到一定程度,一旦时机成熟,都会得到应有的报应。所以我们不应对暂时的不合理现象...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4479.html

食而瘦_杂病_内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食而瘦为“中消”证的主要临床表现。 【食而瘦】 “中消”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由于内热消耗阴津所致。参阅“食亦”、“中消”条。...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653.html

六祖坛经·第节·行由

...须作偈将呈和尚。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见解深浅?我呈偈意,求法即,觅祖即恶,却同凡心,夺其圣位奚别?若不呈偈,终不得法,大难大难。祖堂前,有步廊三间,拟请供奉卢珍画《楞伽经》变相,及祖血脉图,流传供养。神秀作偈成已,数度欲呈,行至...

http://wenxue360.com/guji/5273.html

共找到163,66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