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痛_《医门补要》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周身皮肤,作痛不止,走不定,并不浮肿,此气滞血燥,经络闭塞不通,不治之症。...

http://qihuangzhishu.com/782/150.htm

附子灸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各家论述】《外编》选注;附子性温,加艾热灸能促进寒性脓肿周围循环增强,有助于排脓、收敛。【摘录】方出《千金》卷二十二,名见《外编》卷二...

http://zhongyaofangji.com/f/fuzijiu_45163.html

发汗散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内编》发汗散 《普济方》发汗散 《集验良方》发汗散 《备急千金要方》发汗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内编》卷一:发汗散【处方】绿豆粉 麻黄(去根、节)甘草各等分【制法】上药研为极细末。【功能主治】发汗解表。主一切感冒...

http://zhongyaofangji.com/f/fahansan.html

九龙针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补》九龙针 《良朋汇集》九龙针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补》卷四:九龙针【处方】硫黄2两,雄黄1钱,肉桂3分,朱砂1钱,川乌3分,草乌3分,原麝3分,干蝎尾3分,蜈蚣箝3分。【制法】上为细末,放碗中微火熔,倾作片子。...

http://zhongyaofangji.com/j/jiulongzhen.html

《敦煌中医药全书》校理拾正_【中医宝典】

...关键词:《敦煌中医药全书》 校勘 补正 对于敦煌古医籍的整理,今人经过不懈努力,已取得了丰硕成果,但由于敦煌医药卷子的特殊性,难以毕其功于一役,需要反复探索,逐步完善。今以《敦煌中医药全书》(中医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以下简称《全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84.html

疽_《医宗金鉴》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方歌】疽生于背胁间,连发相患色依然,漫肿渐红多〔兴〕痛,积愤郁火是其原。【注】此证生于背胁之间,初发一处,其后挨次发出二、三处,形虽不同,而色仍同也。溃后多相串通,故又名老鼠钻,又名游走血脾痈。初发漫肿无头,皮色如常,渐肿渐透红色,多...

http://qihuangzhishu.com/337/1643.htm

褒贬不一话“铃医”_中医文化中医典故_【中医宝典】

...,捎带卖药。 草泽医多无固定诊所,在民间流动行医,多用针灸、拔火罐和草药、单方、秘方为人治病。为吸引人们注意力,常持竹板敲打,并反复宣传,求人买药,所以江淮地区称他们为“卖嘴郎中”。 清代名医赵学敏和铃医赵柏云合作采集民间医药,撰成《内...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138.html

中医漫谈:褒贬不一话“铃医”_【中医宝典】

...,捎带卖药。 草泽医多无固定诊所,在民间流动行医,多用针灸、拔火罐和草药、单方、秘方为人治病。为吸引人们注意力,常持竹板敲打,并反复宣传,求人买药,所以江淮地区称他们为“卖嘴郎中”。 清代名医赵学敏和铃医赵柏云合作采集民间医药,撰成《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762.html

褒贬不一话“铃医”_【中医宝典】

...,捎带卖药。 草泽医多无固定诊所,在民间流动行医,多用针灸、拔火罐和草药、单方、秘方为人治病。为吸引人们注意力,常持竹板敲打,并反复宣传,求人买药,所以江淮地区称他们为“卖嘴郎中”。 清代名医赵学敏和铃医赵柏云合作采集民间医药,撰成《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716.html

痈疽溃过大难敛_《医门补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痈疽溃,太大难敛。患上皮薄者,以药线穿贯两头,打一活抽结,每日束紧线,七日自豁,再以药收口。如肉浓孔深,或有多骨瘀塞者,量意上白降丹,后用生肌法可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yimenbuyao/782-7-72.html

共找到27,28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