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中外医药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也吸取了国外的用药经验、处方、药物,甚至医学理论。这些相互间的交流,对发展和丰富中国医药学,对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发挥了明显的作用,对促进世界医学发展也作出了有益的贡献。据《隋书》新、旧《唐书》等记载,其时与我国有过交住的地区和国家有九十...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2-7.html

儿科医圣——钱乙_【中医宝典】

...宋代著名医学家钱乙,字仲阳。郓州(今山东东平)人。钱乙幼时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地攻读历代医着,终成一代宗师。在长期的l临床实践他在广泛搜集小儿疾病的秘方、验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摸索出一套以五脏儿科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摘自《...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8053.html

女性春天多吃大枣和山药_【中医宝典】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曾指出,春天饮食应“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指春天要少吃点酸味的食品,多吃点甘味的食品,以补益人体的脾胃之气。 中医所说的甘味食物,首推百合、大米分别淘洗干净后,与莲子一同放于锅,加水适量,先用旺火烧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220.html

脾胃不好,可以喝补益气汤_消化系统偏方秘方_【中医宝典】

...的说法,即一个人如果脾胃不好,阳气就会不足,各种疾病也就随之而来。 宋金时期著名医学家李东垣是"补土派"(五行"胃"对应"土")的代表人物,他以"人以脾胃元气为本"的原则,结合当时人们由于饮食不节、起居不时、寒温失所导致的胃气亏乏,创制...

http://zhongyibaodian.com/pianfang-mifang/a12358.html

华佗在医学上的伟大贡献_中医文化医发展_【中医宝典】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是我国古代著名医学家,他的医术很高明,不仅精通内、妇、儿科,针灸疗法,更擅长外科手术,后世称其"外科始祖",他为我国医学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麻醉术的发明 华佗生活在东汉末年三国期间(公元二、三世纪...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13.html

近代中医药界的抗争与革新运动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中西医论争一、关于中医基础理论的论争近代中国医学史的核心问题是西医的比较与抉择。西方医学的大规模传入,造成了国内中医、西医两种异质医学体系并存的局面。因而,通过比较并作出抉择便成为中国医学界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围绕这一问题,医学界人土...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8-3.html

针灸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中国针灸外科学》作者罗兆琚,刊于1936年。该书是补承氏《因针灸治疗学》所不及,将外科病证,分门别类,罗列靡遗,并注明其病因症状,继则示以针灸疗治之法,《针灸秘籍纲要》作者赵尔康,撰于l937年。赵氏曾协助承淡安共同创办中国针灸学研究杜、《...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70.htm

《口齿论》--现存最早的一部口齿专书_医药之最_【中医宝典】

...东汉时著名医家张仲景撰著《口齿论》一卷(《后汉书·艺文志》),是我国最早的口齿专书。 东汉时著名医家张仲景撰著《口齿论》一卷(《后汉书·艺文志》),是我国最早的口齿专书,可惜已亡佚,不详其内容。我国现存最早的口齿专书当是明代医学家薛己所掇...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aozhizui/a11220.html

中国药膳_【中医宝典】

...一般认识规律。这说明,药膳不是医学殿堂的贡品,而首先来自民间的创造。医学家在食疗与药膳方面的成就,常常是民间经验的提炼和博采众长的结果。此外,药膳学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必然带有其他学科的某些特点,例如饮食原料学、现代营养学、中国烹饪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1877.html

沈括排挤苏轼

...在以立德、立言、立功为“三不朽”的传统中国,产生科学家很难。不过宋代却出现了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是地理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化学家、医学家、天文学家,还是水利专家、兵器专家、军事家,写下了科学经典《梦溪笔谈》。他就是沈括。 然而,...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2069.html

共找到318,33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