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典》与中国民族医学_【中医宝典】

...世纪在中国的来自中亚、西亚的穆斯林医生,将阿维森纳等人的医书译成汉文,又将它们编撰成部用汉文表述的新医书——《回回药方》。 《回回药方》即来自阿拉伯波斯的伊斯兰医学的方剂书。原书有36卷,如今的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是明代前期手抄本4卷,仅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04.html

医德理论与实践的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明代论述医德的专篇及散在内容,较前代均有增加,涉及到医学伦理学的诸多方面。许多医家履行医德的感人事迹,也为后世留下了楷模。明代是中国医学伦理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出现了许多论述医德的优秀文献。李《医学入门》中的“习医规格”,对医生的学习和品德...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50.htm

眼科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西医眼科学的传入1807年英国传道会派马礼逊来广州传教,1820年他与英国东印度公司船医李文斯敦在澳门开设诊所,治疗内、外科疾病,兼治眼科疾病,西方医学传人中国之时,也是西医眼科传人之时。这是因为当时欧洲眼科施行白内障手术已较为成功,...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24.htm

近代公共卫生与防疫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公共卫生事业的开端近代中国医学的变革从体系上看是由以中医学为主导的传统医学体系向以西方医学为主导的近代医学体系的转变。直至本世纪初,以医院为中心的西医模式与以个体开堂行医的中医模式尚处于平衡状态。尽管前者在眼科、外科等手术学科上有明显优势...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7-5.html

隋唐五代医学(公元581-960年)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的重视都对医学发展和进步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隋唐医学发展的特点:、隋唐时期特别是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医药文化也绚丽纷呈,医药学思维活跃,内外交流频繁,出现空前昌盛的局面。以前只以局部地区或医学个人经验从事医疗实践和著述活动...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41.htm

卫生组织建设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新中国成立四十多年来,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各类医药卫生组织逐步建立健全起来,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完整的组织体系,成为贯彻执行卫生工作方针,开展各项卫生工作维护人民健康的业务实体。其中主要包括卫生行政组织和医药卫生业务组织。、卫生行政...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88.htm

文献学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 奠基阶段(1949~1966)1955年底,在卫生部的领导下,建立中医研究院,其下设立偏审室。除编审室外,在上海还有中医文献馆,也是肩负相似任务的另一个中医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基地。这两个机构是我国文革前两个中医文献研究中心,做了大量...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62.htm

针灸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刺疗捷法》作者张镜,撰于1876年。是书详明经络各穴,绘以总图、治法,并编成歌诀。治疗者,按经循络,取穴刺之,于临证治疗十分便利。是以针刺疗法治外科疾病的部专著。《中国针灸治疗学》作者承淡安,初版于1931年,该书分四篇,第一篇“总论”...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70.htm

中医药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看过中医,乡镇居民家庭有70%看过中医;中医的补方、补品、针灸、单秘验方及中成药,更是极为流行,或与西医疗法合并使用,这调查之结果,也给中国医药学院的中兴以有力的支持。中国医药学院在“经过段荜路篮褛艰辛时日,本赖创办先进及历任董事努力,...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83.htm

台、港、澳医学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学士后医学及学士后中医学系为五年。香港医药发展概况、五十年来中西医在香港的消长自从抗生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明以后,西医有了种新武器,中医在内科领域所拥有的优势已大不如前。西医出身的张公让先生,1960年5月间曾在《中国新医药》第五十...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9-20.html

共找到799,18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