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痢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由食积内阻所致的痢疾。见《普济本事方·脏腑泄滑及诸痢》。又称饮食内伤痢。由饮食积滞,日久不消所致。证见下痢赤白,或色黄如脓,或如鱼肠,或鹜溏鲊臭,脐腹撮痛,痛则痢下,痢下则痛减。治宜化积消导。《医宗必读·痢疾》:“积者,湿热食痰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027.htm

赞《冯世纶临证实录》_【中医宝典】

...□ 李彦坤 河北省沙河市中医院 贵报刊登《冯世纶临证实录》系列文章以来,笔者每期必读,读到精彩之处,禁不住赞叹高建忠、余晖二位医师,在经方大家冯世纶先生门下,尊仲景之意,并有发挥。其高屋建瓴的解析,让笔者进一步体会到了如何活用经方,如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719.html

舍脉从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诊断学术语。在辨证过程中,脉证表现不一致,经全面分析,认为症状反映了疾病本质,而脉象只能说明病情复杂,即以症状作为治疗的依据。《医宗必读·脉法心参》:“脉浮为表,治宜汗之,此其常也,而亦有宜下者焉;仲景云,若脉浮大,心下硬,有热,属脏者攻...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738.htm

保命箴_《急救广生集》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六脉但安和,百病自然灭。知此慎保养,何必求仙诀。(《蕉窗必读》)...

http://qihuangzhishu.com/663/9.htm

寒中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①类中风之一。由于卒中寒邪而发病。又名中寒。《医宗必读·类中风》:“寒中,身体强直,口噤不语,四肢战掉,卒然眩晕,身无汗者,此寒毒所中也。”治以温里散寒为大法。用姜附汤或附子麻黄汤加减;重证先宜用苏合香丸开其窍闭。②指邪在脾胃而见...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32.htm

李中梓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计有《内经知要》二卷、《医宗必读》十卷、《诊家正眼》二卷、《本草通玄》及《病机沙篆》,后三种曾合为《士材三书》。另有《药性解》、《伤寒括要》、《颐生微论》等,郭佩兰尝得其传授。...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139.htm

连建伟_【中医宝典】

...浙江省名中医”称号。2002年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编著出版了《历代名方精编》、《金匮方百家医案评议》、《古今奇效单方评议》、《金匮要略校注》、《中医必读》等著作。并先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3569.html

叶天士和薛生白的一段恩怨_【中医宝典】

...治疗多奇迹,与叶天士齐名,后世多叶薛并提,视为吴门学派的中坚。薛生白的主要著作《湿热病篇》也被后世推为习温热病的必读之作。 相传有一个村民到薛雪处看病,薛雪察看了一番病情,告诉村民他的病很重,已经没法冶了。这个村民刚出大门往回走,就碰上叶天士...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977.html

膈痛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证名。①胸膈间疼痛。《证治要诀·膈痛》:“膈痛与心痛不同,……膈痛则痛横满胸,比之心痛为轻,痛之得名,俗为之称耳。”亦有认为膈痛即胸痛。(见《医宗必读》卷八)《证治准绳·杂病》:“膈痛多因积冷与痰气而成,宜五膈宽中散,或四七汤加木香、桂各...

http://qihuangzhishu.com/168/1370.htm

骨痹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痹。《症因脉治》卷三:“肾痹之症,即骨痹也。”详肾痹条。③指寒痹、痛痹。《医宗必读·痹》:“骨痹即寒痹、痛痹也。”其证痛苦切心,四肢挛急,关节浮肿。参见寒痹、痛痹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68/1486.htm

共找到368,34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