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方对后世医方发展的影响--刘渡舟_【中医宝典】

...是古人在逐渐了解中药性味功能的基础上,发现数味中药的组合有协同功能而将其组合而成,医方或称为病方,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以及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都有医方的记载,东汉末年张仲景总结在此之前的医药成就撰写的《伤寒杂病论》自...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088.html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公元前3世纪《黄帝内经》 公元前2世纪西汉淳于意"诊籍" 东汉末年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中关于辨证论治的经典著作 华佗《中藏经》 三国时代《难经》 自两晋南北朝至唐宋金元,中医诊断有着很大发展 明清时代(包括建国以前)在诊断方面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23.html

中药学的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近百年来,在西医学大量传入的影响下,我国传统医学受到冲击和歧视。由于中药治病疗效显著,它的存亡直接关系到人民健康和国计民生,因而受到广泛的重视,得到较大的发展。一、古本草著作的整理研究《神农本草经》的辑佚顾观光于道光24年(1844年)...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54.htm

何廉臣 简历_【中医宝典】

...绍兴医界同仁一起全力支持。 一生行医数十年,以善治病著称,并精于内、儿、妇诸科。临证医学承继绍派伤寒学术思想,推崇俞根初《通俗温热论》、《增订伤寒广要》等。他对绍派伤寒学术发展贡献尤多。 主要著述尚有《湿温时疫治疗法》等。晚年编纂《全国名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928.html

清代前中期医学入门书的空前发展与医学杂志的出现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清代临证各科都取得许多新成就,同时也涌现了众多古医籍注释本和医学全书、类书、丛书的编纂出版;启蒙医书以及入门方书的编著、出版,继明代之后空前繁荣,成为清代医学发展的一大特点。我国第一本医学杂志《吴医汇讲》的出现标志着医学学术讨论开始有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6-6.html

名医在中医学术发展中的作用_【中医宝典】

...这个地区中医药学术和临床的最高水平,他们不仅仅是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卫士,同时也是推动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杰出代表。 纵观中医学的历史,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名医的数量多少与医学的兴衰与否关联。什么时代名医如群星璀璨,什么时代医学必定有大发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159.html

藏药产业发展必由之路保护+发展_【中医宝典】

...基础上,公元八世纪藏医理论鼻祖宇妥·云登贡布在总结藏族本土医疗经验,广泛吸收和借鉴了当时汉族医学和天竺、尼泊尔等地的医学发展成果,编著了较为完整的藏医藏药理论巨著《四部医典》。 藏医药的独特魅力在于,所用药物大多采自高海拔、大温差、强日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54.html

气功的产生和发展简史_气功文化_【中医宝典】

...图) 二.气功发展于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古代气功流传到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发展很快,出现了多种练功的方法和理论,主要有道家、儒家、释家、医学、武术和俗家六大门派,对后来传统气功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1.道家气功:道家是中国...

http://zhongyibaodian.com/qigong/a13339.html

、人生礼仪与医药文化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年老者以鸠杖。云鸠性不噎,食之且复助气也。”(《本草纲目·禽部》卷19)这种敬老风俗到东汉更盛。甘肃武威东汉一医家墓出土《治百病方》的同时,即有一鸠杖,与此同时还有厚葬的时尚。...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94.htm

《皇汉医学》原文-出自《三闲集》_【鲁迅全集】

...1941)日本医生,汉医学家,著有《皇汉医学》和《日医应用汉方释义》等。《皇汉医学》以中医理论为基础,阐述中医治疗的效用。前部以注解我国东汉张机的医学著作为主,后部分述中医方剂的主治症候。有周子叙的中译本,一九三○年九月上海中华书局出版。 ...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83.html

共找到255,71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