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辛,温,无毒。主下气温中,破痰积。生巴蜀。《蜀都赋》所谓流味于番禺者。蔓生,叶似王瓜而浓大,味辛香,实似桑椹,皮黑肉白。西或谓二种。交州、爱州人云 酱,人家多种,蔓生,子长大,谓苗为浮留藤,取叶合槟榔食之,辛而香也。又有荜拔,丛生,子细...
...(百部根_(图))微温。臣禹锡等谨按蜀本云∶微寒。主咳嗽上气。陶隐居云∶山野处处有,根数十相连,似天门冬而苦强,亦有小毒,火炙酒渍饮之,疗咳嗽,亦主去虱。煮作汤,洗牛、犬虱即去。《博物志》云∶九真有一种草似百部,但长大尔,悬火上令干,夜取...
...味甘,寒,无毒。主下诸石、五淋,止虎蛇毒。苗如石龙芮,叶光泽,花白似梅,茎紫色,煮汁极滑,堪啖。《尔雅·释草》∶一名 ,所在平泽皆有,田间人多识之。(新附)...
...肾。又有建平者,少肉,核形不相似,味苦,亦良。此药多膏润,烈日曝之,乃可捣筛。道方亦须用。〔谨案〕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此则五味具也。《本经》云∶味酸,当以木为五行之先也。其叶似杏而大,蔓生木上。子作房如落葵,大如 子。一...
...《神农本草经》。唐代官方修订和颁行的《新修本草》或《唐新本草》载药844种,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附方11000多个,是中国本草史上最伟大的著作。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和《...
...可靠的资料,如唐政府在公元659年颁发的《新修本草》,是我国以及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原书自宋代以后早无传本,仅在宋以后的本草著作中引有佚文,P.3714、S.4534和P.3822三卷,却是该书早期传写本。 敦煌卷子抄写年代的下限在公元...
...瓦子。灸牙痛法∶令三姓童子,候星初出时,指第一星,下火三角瓦上灸之。《千金翼方》乌古瓦寒,无毒。以水煮乃渍汁饮,止消渴,取屋上年深者,良。 目录 《本草纲目》乌古瓦 《得配本草》乌古瓦 《新修本草》乌古瓦 《证类本草》乌古瓦 《千金翼方》...
...图非,……”。原书已佚,佚文及图见于《证类本草》。现有福建科技出版社排印辑复本。②指《新修本草》的《图经》部分。详新修本草条。...
...图非,……”。原书已佚,佚文及图见于《证类本草》。现有福建科技出版社排印辑复本。②指《新修本草》的《图经》部分。详新修本草条。...
...味甘、咸,平,无毒。主折伤,破血养血,安胎,止痛,生肉。叶似柿,两叶相当,子细圆,如牛李子,生青、熟黑。其木坚重,煮汁赤色。《尔雅》云∶椋椋,材中车KT 。八月、九月采木,晒干。(新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