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临证治思路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通过治其结石而收降血压之效,似有“歪打正着”之嫌。《素问》云,“有者求之,无者求之”。当临证“无证可辨”时,不妨把有关辅助检查看作是中医“四延伸,也正是“无者求之”一种体现。 总之,上述验案都是从中医辨证角度出发,而不是从“...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276.html

中医选手腕切脉缘由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又称切脉,是医生用手指指目,也就是指尖与指腹交界处椭圆形一小块区域,切按患者脉搏,根据脉动应指形象来了解病情、辨别病证诊察方法,诊脉部位并不是一开始就确定在手腕寸口,它有一个发展变化过程。 最初医生选用遍诊法,将头、手、...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717.html

祛痰 化瘀 通心治冠心病心绞痛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胸闷一天中仍时有加重,需服硝酸甘油片方能缓解,舌同前,细之,患者手指发凉,尚有时发心悸、头晕等症,结合舌,前方中红花用10克,并加桂枝8克、茯神15克,续服7剂。第次来时,胸痛已显著缓解,近3天已不需服硝酸甘油片。续予二方加减...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314.html

现代发展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作为中医诊断学中四之一,是一种独特诊断方法,这种方法源远流长,从其起源到形成学体系,是经过了历代医家长期整理、研究、总结而发展,亦是由实践到理论升华过程。 学因其具有明显中医特色而成为中医标志。经过历代医家...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91.html

诊脉部位和方法_【中医宝典】

...(一)诊脉部位 诊脉部位历来有多种。《素问·部九候论》记有部九候诊法;《灵枢·终始》提出人迎寸口诊法;《素问·五脏别论》提出“独取寸口”诊法;汉·张仲景在《脉经》,对理论作了较完整整理。迄今仍是中医临床诊病不可缺少方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84.html

诊法之其他诊法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足兰是足部趺阳、太溪、太冲。由于它们在诊断疾病与判断预后中,有很重要作用,所以为历代医家所注重。如《诀汇》认为:足为人生根本之所系,临之时不可不察。 除了独取寸口诊脉外,中还有一些其他辅助怯。 一、足 足兰...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69.html

诊脉部位和方法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丰富脉象信息。 4.总按 即用指同时用力诊脉方法。从总体上辨别寸关尺部和左右两手脉象形态、浮沉等。总按时一般指力均匀,但亦有指用力不一致情况。 5.单 用一个手指诊察一部脉象方法。主要用于分别了解寸、关、尺各部脉象...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67.html

大小肠部位辩_《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五脏六腑皆有定位:左寸心;左关肝胆;左尺肾与膀胱;右寸肺;右关脾胃;右尺肾与命门,自叔和倡导以还,历代医家成宗之从之,已成千古定论。虽偶有一二异议,终不能易电。惟大肠与小肠两腑,在寸在尺,诸说不一,而见仁见智,各有至理焉。陆定圃《...

http://zhongyibaodian.com/zoumengchengsanshinianlinzhengjingyanji/1044-7-7.html

简述中医查体医疗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郭朝印 北京太乙中医诊所 中医查体医疗概念,就是在中医诊断学基础中,将阴阳五行理论联系到具体经络穴位反应点上,并规定出其相关反应体征标准,在切诊(提示下,平脉经,依据检查体表反应经络穴位体征来进行诊断和辨证施治一种...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755.html

中医技术发展缓慢反思_【中医宝典】

...简单东西,却是高妙绝伦地运用了物理学上杠杆原理。筷子是人类手指延伸,手指能做事它几乎都能做,而且不怕高温与寒冷。真是高明极了!”但从科学发展角度来看,筷子是一种极端原始、天然工具,不含任何复杂工艺技术。 中医诊疗技术也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458.html

共找到1,088,16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