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色菌病(infection of Pityrosporum)是马拉色菌引起的皮肤浅表角质层和毛囊感染,偶可见引起系统性感染。目前对马拉色菌研究较为深入,主要指花斑癣及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故将花斑癣和糠秕孢子菌毛囊炎合并,建立本病。此外,...
...中医药院校、2个省(市)中医药管理部门组成了14个课题组,近200余位管理人员、专家教授历经一年多时间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中医药教育背景研究、中医药教育现状与评价研究、中医药教育服务需求与发展对策研究、中医药教育发展趋势与战略目标、战略重点研究、...
...自从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在人体胃粘膜活检组织中成功地分离出一种细菌,即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并认为该菌可能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病原菌,随后各国学者相继进行了研究,我院...
...治疗后,一旦取得病原学诊断资料,就应据此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而在整个疗程中,亦应随时进行细菌学监测,以了解病情演变过程中的菌群变化及耐药菌出现的可能性。如果仍未能得到病原学诊断结果,则仍需随时综合临床资料,重新审视,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选用...
...求稳,用药是多多益善,中西医双保险。这些都是目前中西药合用的主要因素。但关键是在于如何深入开展中西药联合运用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扬长避短,经济安全,有效地使用中西药物,这将是适合我国国情,有着广阔前景的研究课题。 中药在我国的运用有几千年的历史...
...细菌内毒素(ET)由脂多糖(LPS)和蛋白质复合而成,其致病性及危害性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因而ET拮抗剂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生命科学的热门课题。西药多从抗ET抗体研究着手,虽已取得一定成果,但因抗体研究费用高昂,加之特异性强,适应范围较为...
...该组链球菌对青霉素高度敏感,但近年来有少数耐药菌株及部分中度敏感菌株出现。因此治疗仍宜选用青霉素,但需谨慎,宜在药敏指导下用药,严重感染者联合应用氨基糖甙类,头孢菌素类、克林霉素、万古霉素可根据病情加以选用。除抗菌治疗外,必须对脓肿予引流...
...敏感菌的尿路感染与肠道感染。1979年合成诺氟沙星(norfloxacin),随又合成一系列含氟的新喹诺酮类药,通称为氟喹诺酮类(fluoroquinolones)。(二)化学结构与作用关系本类药物的构效关系研究表明:4-喹诺酮母核的3位均...
...125毫克,1日3次,严重患者500毫克,1日4次,7~10天。通常服药后2~3天症状缓解,但停药易复发,复发后再用仍然有效。为防止万古霉素耐药菌株出现,建议仅在下列情况下考虑使用万古霉素:严重威胁生命的假膜性肠炎、对甲硝唑过敏、孕妇及年龄...
...多药耐药(MDR)基因编码P-糖蛋白(P-170),该蛋白位于细胞膜上,有药物泵作用,将进入细胞的药物泵出细胞外而使细胞产生耐药。MDR阳性表示各种癌症的多药耐药。 1.判断肿瘤病人对当前化疗用药是否产生耐药; 2.在化疗前可指导临床用药...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