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昂(1615-约1695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清代医家。字讱庵,安徽休宁人。先攻举子业,于经史百家均有深入研究,后弃儒业,潜心研究医着,虽未业医,然于医学造诣深,其医学著述竟脍炙人口,着有素问灵枢类纂约本草备要医方集解汤头歌诀经络歌诀药性歌赋等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717.htm

奔豚气病脉证治_金匮要略_中医金匮书籍_【岐黄之术】

...其三焦滋息之源.则又从下化中.从中化上者也.心血因惊而亏于上.则中吸旁吸胃与膈之精汁以自润.阳明液伤.故腹痛.少阳液伤.故往来寒热.以补血之芎归芍为主.而以浮缓守中之甘草佐之.盖浮缓.则托血药以上补心脏.守中.则持平血药以还补胃阴.然后以...

http://qihuangzhishu.com/637/9.htm

金匮要略_中医金匮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高学山 朝代:清 年份:公元1872年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治第一 湿病脉证第二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中风历节病脉证治第五 血痹虚劳病脉证治第六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胸痹心痛短气病...

http://qihuangzhishu.com/637/index.htm

水气病脉证治_金匮要略_中医金匮书籍_【岐黄之术】

...且上焦有寒.其口多涎.明系水寒之气.从汗孔而内胸中.以致肺不能布津液之故也.是非风水.而为黄汗无疑矣.三十条言黄汗曰状如风水.故于风水条中.辨其似是而非者.三条 寸口脉沉滑者.中有水气.面目肿大.有热.名曰风水.视人之目窠上微拥.如蚕新卧...

http://qihuangzhishu.com/637/15.htm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作者:? 朝代:? 年份:? 卷一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痉湿病脉证并治第二 卷二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第三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 卷三 奔豚气病脉证并治第...

http://zhongyibaodian.com/dingzhengzhongjingquanshujinkuiyaolvezhu/index.html

脉要_伤科汇纂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邪气脏腑病形篇曰∶脾脉大甚为击仆。耀山云∶脾主肌肉,凡打击跌仆,肌肉先伤,肌肉伤,则气血凝滞而不通,故脾脉大甚金匮要略曰∶寸口脉浮微而涩,法当亡血若汗出;设不出汗者,其身有疮,被刀斧所伤,亡血故也。耀山云∶按金鉴曰∶夺血者无汗...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kehuizuan/868-4-2.html

草_草部_本草纲目完整版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格草(唐本草)【集解】恭曰︰出齐鲁山泽间。叶似蕨。根紫色,若紫草根,一株有二寸许。二月、八月采根,五月、六月采苗,日干用。【气味】辛、苦,温,有大毒。【主治】蛊疰诸毒疼痛等(唐本)。...

http://zhongyibaodian.com/BCGM/gezhucao.html

伤寒论在线阅读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 伤寒论 辩脉...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hanlun.html

伤寒论在线阅读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 伤寒论 辩脉...

http://www.wenxue360.com/guji/shanghanlun.html

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_食物疗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验也”。这就要求适胃而食,保护胃气。2.饮食卫生。金匮要略中指出:“秽饭、馁肉、臭鱼食之皆伤人”,“肉中有珠点者不可食”。诸病源候论说,“凡诸肉脯,若为久故茅屋屋漏所湿则有大毒,不可食”,也有提出“宿食不得食”,要求很严格。饮食不洁...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wuliaofa/139-2-11.html

共找到516,60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