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太阴肺经左右十八穴(图)少商二穴.木也.在手大指端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明云.白肉际宛宛中.)以三棱针刺之微出血.泄诸脏热凑.不宜灸.成君绰忽腮颔肿大如升.喉中闭塞.水粒不下.甄权针之立愈.明云、针一分.留三呼.泻五吸.宜针不宜灸.以...
...偃伏第三行左右十二穴(图)临泣二穴.在目上直入发际五分陷中.针三分.留七呼.得气即泻.忌同.素注云灸五壮.足少阳有临泣穴矣.此亦有之.盖此乃头临泣穴也.目窗二穴.在临泣后一寸.针三分.灸五壮.今附.三度刺,目大明.正营二穴.在目窗后一寸....
...明代以后的医家按照传统的观念把不见于我国早期医书(《内经》、《甲乙经》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等书)中的穴位统称为经外奇穴,实际上这些穴位都是我国历代针灸家不所发现的一些新穴位,近年来,在推广针灸疗法的基础上,又陆红发现了很多临床有效的新...
...之。手厥阴心包络经穴手厥阴心包络经穴图一(图)手厥阴心包络经穴图二(图)天池∶腋下三寸,乳后一寸,着胁直腋撅肋间。三壮,三分。天泉∶曲腋下二寸,举臂取之。三壮,六分。曲泽∶肘内廉陷中,大筋内侧横纹中动脉是也。包络水穴也。三壮,三分。门∶掌后...
...不同传本的“三人明堂图”的腧穴排列次序(结合《千金翼方》、《外台秘要》、《医心方》、《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等)中依然能获得一些重要信息。另外,孙氏三人明堂图与唐以前明堂图一样,只是四肢部腧穴按经排列,其他部位腧穴不按经排列,也就是说此时的明堂图...
...膺俞第四行左右十二穴(图)云门二穴.在巨骨下侠气户旁各二寸陷中.灸五壮.针三分.刺深使人气逆.不宜深刺.明云、云门在巨骨下.气户两旁各二寸陷中.动脉应手.举臂取之.山眺经云、在人迎下第二骨间.相去二寸三分.通灸禁针.甲乙云、灸五壮.针七分...
...背俞部中行十三穴(图)大椎一穴.(一作 .)在第一椎上陷者宛宛中.针五分.留三呼.泻五吸.灸以年为壮(明云∶日灸七壮至七七壮.)甲乙云、大椎下至尾 骨二十一椎.长三尺.折量取俞穴.既曰大椎.又曰在第一椎上陷中.必是二穴.非二穴则不言在第一...
...应用手部经外奇穴较多,疗效亦佳,运用得当,每获奇效。现将小儿手穴经外奇穴附图于下。十王定位:位于手十指背侧,距爪甲后中点一分之皮肤处。主治病症:卒死,中暑,霍乱。备考:《外台秘要》:“备急疗卒死而张目反折者方:灸手足两爪甲后各十四壮。”《针灸...
...资生经曰.屈无名指着处是.与滑氏所引不同.入门曰.屈中指取之.皆捷法也.予试之.间有不合者.不可用也.屈指使掌凹.直中指内间.横纹中.陷者.此穴也.捷法不可悉废.亦不可深泥也.十三鬼穴.鬼路.即劳宫也.详于间使.大陵(灵枢)一名心主.(脉经)...
...天宗,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太阳小肠经。在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布有肩胛上神经和旋肩胛动、静脉肌支。主治肩胛疼痛,胸肋支满,颊颌肿痛,咳逆抱心,以及肩关节周围炎,乳腺炎等。斜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