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脊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1寸为穴者,计48穴(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②类经图翼:“夹脊穴:肘后云,此华佗法。千金翼云:治霍乱转筋,令病者合面而卧,伸两手着身,以绳横牵两肘尖,当脊间绳下两旁,相去各一寸半所。”...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162.htm

少府(手少阴之荥穴)_手穴手纹诊治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定位:以手指曲向掌中,手小指指掌关节后,小指与无名指之间,与劳宫穴相平。主治病症:有强心作用,对风心病、心肌病、肺心病及其它原因所致的心功能不全、心律不齐、心房纤颤等有效。亦可用冠心病心绞痛及泌尿系某些疾病。备考:会元针灸学:“少府者...

http://qihuangzhishu.com/136/19.htm

何若愚与流注指微针赋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子午流注纳甲法理论独树一帜,极大地丰富了针灸治疗学的内容,其所撰的流注指微针赋堪称将针灸内容编撰成歌诀之先驱,其对针灸学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给后世针灸医学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以致后来逐渐形成了子午流注针灸学派。...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49.html

针害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学名词。指因针刺治疗不当而使患者组织或器官受到伤害。灵枢·九针十二原:“夺阴者死,夺阳者狂,针害毕矣。”指由于针刺治疗时选用的针具不当或有损伤,或操作手法粗猛、过深过重,可造成胀痛久留不退或局部血肿;如刺伤内脏或脑脊髓,后果则...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339.htm

经典著作简介之针灸大成_【中医宝典】

...杨继洲(1522-1619),名济时,浙江衢县人,祖父曾为太医,杨氏本人也长期在太医院任职,从事针灸临床四十余年。针灸学菱。书刊以后,不仅受到国内学术界的重视,在国外也有影响,现有英文、德文、法文等译本。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34.html

陈汉平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临床研究进展(1997),与裘沛然共同主编新编中国针灸学(1992),参与编写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针灸治疗学。80年代以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共发表论文230余篇,共获省、部级成果奖9项,于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chenhanping/index.html

中恶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冒热困乏候、冻死候等。②经外穴名。肘后备急方:“五尸者……灸乳后三寸十四壮,男左女右。不止,更加壮数,差。”医宗金鉴列作经外穴,名中恶。近代中国针灸学易名传尸。在胸侧部,乳头外侧3寸处,约当第四肋间隙。主治疰忤,腹痛,胸肋痛,...

http://qihuangzhishu.com/196/913.htm

皇甫谧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皇甫谧,字士安,小时名静,晚年自称玄晏先生。西晋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人县朝那镇)人。著名医家,其著作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第一部针灸学的专着,在针灸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学术地位。皇甫谧幼年时父母双亡,便过继给了叔父,由叔父叔母抚养成人。他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huangfumi/index.html

王焘与外台秘要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大致内容。王焘以一生的精力,为保存古医籍原貌和总结唐以前的医学成就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留下了千古美名。 王焘对针灸学的贡献,主要反映在灸法上。因为王焘认为“针能杀生人,不能起死人“,所以他轻视针法。王焘对灸法比较重视,反映在外台秘要中,他...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77.html

王惟一开创了针灸学的腧穴考试要进行实际操作的先河_【中医宝典】

...王惟一,或名惟德,北宋医家,约生活于987—1067年间,籍贯不详。王惟一历任宋仁宗、宋英宗两朝医官,仁宗时为翰林医官、朝散大夫、殿中省尚药奉御骑都尉。 王惟一精于针灸,宋史·艺文志载有王氏明堂经3卷,惜未传世。天圣四年(1026...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653.html

共找到466,38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