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注金匮要略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金匮著作。不分卷。清·高学山撰。撰年不详。高氏融合前人学说,取众家之精要,结合个人学习心得和临床实践将金匮要略予以全面注释。对杂病的病机、诊断、方义等阐析较详。但其中也掺杂了一些主观、附会的解释。原稿分为四册,末册佚去二页,近人王邈迖...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960.htm

胸胁满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证名。胸胁胀满不适。出素问·刺热论。由邪阻气郁所致。伤寒论·太阳病脉证并:“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而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

http://qihuangzhishu.com/195/549.htm

摘星楼痘全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痘疹专着。又名痘大成痘科大成。十八卷。明·朱一麟撰。刊于1619年。本书采集古今痘疹著作。加以综合归纳。首列痘症总论,然后对痘疹各阶段及其症状、治疗等作了详尽的论述。并收载了作者痘验案、古方、药性释义以及痘症杂论、种人痘法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522.htm

摘星楼痘全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痘疹专着。又名痘大成痘科大成。十八卷。明·朱一麟撰。刊于1619年。本书采集古今痘疹著作。加以综合归纳。首列痘症总论,然后对痘疹各阶段及其症状、治疗等作了详尽的论述。并收载了作者痘验案、古方、药性释义以及痘症杂论、种人痘法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827.htm

未病”的最高目标是抗老防衰_【中医宝典】

...”的最高目标应是抗老防衰、延年益寿。 早在两千多年前,内经就提出了“圣人不治已病未病”思想,同时把“摄生”作为“未病”的基本内容和举措。“摄生”的目的是什么?内经开宗明义指出:“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9800.html

卷上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第五_金匮要略

...正气引邪,喎僻不遂。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府,即不识人;邪入于藏,舌即难言,口吐诞。 侯氏黑散 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外台风癫) 菊花四十分 白术十分 细辛三分 茯苓三分 牡蛎三分 桔梗八分 ...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237.html

肾着汤加减腰痛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 “腰痛”是由于腰部受损,气血运行失调,脉络绌急,或腰府失养所引起的以腰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是中医学的一个常见病、多发病。 “肾着汤”即“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666.html

老鹳草:祛风通络痹症_【中医宝典】

...老鹳草为牛龙牛儿苗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牛龙牛儿苗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老鹳草的全草,大多以干燥全草入药,功能祛风通络、清热燥湿,常用于痹证和关节痛等。 据滇南本草载,老鹳草可祛诸风,皮肤发痒,通行十二经,筋骨疼痛、痰火痿软、手足筋挛麻木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887.html

正误存疑篇_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_中医金匮书籍_【岐黄之术】

...金匮要略一书,其世远而就阙误也,与伤寒论等。如 长“ ”字,与缓中补虚用大黄 虫丸主之之类,俱不可以为法。爰加斟酌其改移删补诸式,与夫存疑之二十八条,悉仿伤寒论叙次云。...

http://qihuangzhishu.com/666/34.htm

段克己诗作特色

...疾苦,曾哀吟“生民冤血流未尽,白骨堆积如山丘”(癸卯中秋之夕与诸君会饮山中,感时怀旧)。然而写得最多的还是山光水色和隐逸生活,刻画山川的雄伟(如乙巳清明游青阳峡),描绘风光的绮丽(如〔满江红〕寿卫生行之),都有特色。写隐居生活如...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123.html

共找到487,26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