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本“一”下有“一者”二字,文选头陀寺碑文注引同。又庆阳、磻溪二本作“故复混而为一”,孙盛老子疑问反讯引作“混然为一”。 其上不曒,在下不昧。 谦之案:各本“在”并作“其”,作“其”是也。“曒”,河、玉、傅、范并作“皦”,敦煌丙本作“皎”。...
...马叙伦曰:韩非喻老篇引无“废之”两句。“夺”,范及韩非喻老篇引并作“取”,说林上篇引周书亦作“取”。各本及后汉书桓谭传引“将欲夺之”四句,同此。 蒋锡昌曰:史记管晏列传云:“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索隐:“老子曰:‘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广雅·释诂》:“毂,养也。”谷神者,生养之神。 另据严复在《老子道德经评点》中的说法,“谷神”不是偏正结构,是联合结构。谷,形容“道”虚空博大,象山谷;神,形容“道”变化无穷,很神奇。 ②玄牝(pin):玄,原义是深黑色,在《老子》书...
...《老子》这本书,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历史上对它的解释可以说的汗牛充栋。仅仅这个现象就说明这是一本“有趣”的书。 但本文力图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即结合政治学的角度重新认识这部古老的作品。作者对于这个挑战当然是有充分的认识。但作者同时也...
...’字,而随义用之,其读似亦只有亨音。”河上注:“烹小鱼不去肠,不去鳞,不敢挠,恐其糜也。”淮南齐俗训引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为宽裕者,曰勿数挠,为刻削者,曰致其咸酸而已。”皆合老子古义。 洪颐烜曰:按韩非子解老篇:“事大众而数摇之,则...
...,缘何自著五千文。 老子《道德经》中说,有智慧的人,必定是沉默寡言的。像我现在又讲说关于老子的书,不必问,也知道是绝对没有学问、没有智慧的乱吹。“言者不如知者默” 这话意是老子自己说的,白居易说,老子既然如此说,那他本身自然是智慧很高了,...
...赵及韩诗外传九均作“敝”。韵会小补曰:“敝,笔别切,老子云云。”是方日升所见本作“敝”。毕沅曰:“‘敝’,河上公、王弼作‘○’。”是毕所见河、王本作“○”。今诸河、王本皆作“弊”,同此石。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谦之案:敦煌、遂州、傅、范本...
...,而是说,人的身体虽然消失了,但人的精神是不朽的,是永垂千古的,这当然可以算做长寿了。 清末民初对《道德经》也有研究的著名学者梁启超,他曾说,人的肉体寿命不过区区数十载,人不可能长生不老,但人的精神则可以永垂不朽,因为他的肉体虽然消失了,而...
...章炳麟曰:“死生契阔”,本又作“挈”。韩诗说曰:“契阔,约束也。”然则因时约剂暂为事○者谓之契。老子曰:“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小◆答问) 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严可均曰:“故有德”,河上、王弼无“故”字。 罗振玉曰:景龙、御注、敦煌...
...有“皆”字。范应元本作“民之生生而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并云:“韩非、严遵同古本。” 易顺鼎曰:王本及韩非似皆有误。文选鲍照代君子有所思行注引老子云:“人之生生之厚,动皆之死地,十有三。”所引似为可据。盖以“人之生生之厚”六字共为一句。老子...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