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六经解三_研经言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胸,即少阳及太阴病吐食不下也;在腹,即太阴腹满痛及少阴、厥阴病也。特措词有文质,分次有赢缩,以此不同耳!其纪表里之义则同,仲景既存素问六日六经之文于例,而又取华氏六日六层之义润饰之,而易其目以着篇,乃主药而略针法之意。巢元方能知之,故...

http://qihuangzhishu.com/769/88.htm

太阴玄精石_中医药书籍汇集【中药材大全】

...,涂大风疾。别有,阴证伤寒,指甲面色青黑,六脉沉细而疾;心下胀满、结硬,躁渴,虚汗不止,或时狂言,四肢逆冷,咽喉不利,腹疼,亦须佐他药兼之。图经本草已有,惟出解州者良。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太阴玄精石味咸,温,无毒。主除风冷邪气湿...

http://zhongyaocai360.com/zhongyao/taiyinxuanjingshi.html

方剂学的成就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原作108卷,四库全书改为426卷。共分为2175类,718,收入61739方,239幅图,总论包括方脉总论、药性总论、五运六气、脏腑总论等。各论包括脏腑各论,按人身头面、体表、五官、口齿和内部器官。分述病候;伤寒杂病,包括急、...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46.htm

九日和韩魏公赏析_【古诗文大全】

...重用。曲台指太常寺。因礼记曲礼篇,故称专掌礼仪制度的太常寺为“曲台”。苏洵在1061年(嘉祐六年)被命于太常寺修纂礼书,至赴宴时,刚完成太常因革礼一百卷,费时五年。苏洵以自己能辅助帝王的才能来做这种白首穷经的工作,深感虚度年华,...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4370.html

●宋朝 游兰溪_历代游记选

...词风。但他的部分文学伤口也流露出他保守的政治观点和游戏人生的消极态度。著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 书游垂虹亭 苏轼 吾昔自杭移高密,与杨元素同舟。而陈令举、张子野皆从吾过李公择于湖,遂与刘孝叔至松江。夜半,月出,置酒垂虹亭上。子野年...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6577.html

几策·审势苏洵_文言文_【文学360】

...几策·审势苏洵 治天下者定所尚,所尚一定,至于万千年而不变,使民之耳目纯于一,而子孙有所守,易以为治。故三代圣人其后世远者至七八百年。夫岂惟其民之不忘其功以至于是,益其子孙得其祖宗之法而为据依,可以永久。夏之尚忠,商之尚质,周之尚文,...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355.html

温病条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温病条辨(公元 1798 年)清.吴瑭(鞠通)著。六卷。依据叶桂的温热病学说,明确温病分三焦传变、阐述风温、温毒、暑温、湿温等病证的治疗,条理分明。 自序 原病篇 卷一·上焦篇 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 暑温 伏暑 湿温、寒湿 温...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bingtiaobian/index.html

唐宋八大家人物简介_古典文学_【文学360】

...却”愈穷则愈工”。他取韩愈”文从字顺”的精神,极力反对浮靡雕琢、怪僻晦涩的”时文”,提倡简而有、流畅自然的风格,作品内涵深广,形式多样,语言精致,富情韵美和音乐性。许多名篇,如醉翁亭记秋声赋等,已千古传扬。 四、苏洵 苏洵,字明...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8178.html

衡论·重远苏洵_兵家_【文学360】

...衡论·重远苏洵 武王不泄迩,不忘远,仁矣乎?非仁也,势也。天下之势犹一身。一身之中,手足病于外,则腹心为之深思静虑于内,而求其所以疗之之术;腹心病于内,则手足为之奔掉于外,而求其所以疗之之物。腹心手足之相救,非待仁而后然。吾故曰:武王...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371.html

志第一百五十五 艺文一_宋史

...经史释题二卷 颜师古刊谬正俗八卷 李涪刊误二卷 九经要略一卷 叙元要略一卷 三卷 六家二十卷范镇、周沆编 程颐河南经说七卷 又五言集解三卷 苏洵嘉佑三卷 皇佑二十卷 杨会经解...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817.html

共找到483,60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6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